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讲好中国的故事之—— 赏析元青花釉里红堆塑鸳鸯昆虫花卉纹带波斯文章款荷叶盖罐

2021-02-20 20:12
来源:今日广西
  1.        一、此盖罐的盖为荷叶状,罐直口、丰肩、鼓腹、收腰、宽边浅圈足,砂底无釉,通高为:34.3cm,底径:19.4cm,器型与同时期的荷叶盖罐完全一致,时代特征明显。

盖由穹顶、盖足、荷叶边、盖纽和堆塑的缠枝花卉四个部位拼接而成,罐由口、肩、腹、腰、底、堆塑的花卉和鸳鸯及昆虫等六个部位拼接而成。

       盖面中央为圆弧形,盖边缘为波浪形的荷叶状,盖顶中心置一个S形的青花荷梗为纽,纽的周围堆塑一圈青花釉里红的缠枝菊花,但见青花堆塑的菊枝弯曲,菊叶随风摇曳着衬托八朵盛开的釉里红菊花。在青花釉里红缠枝花外围用青花双线沟边一圈,在圈外用青花绘就一圈覆复莲瓣纹,每片莲瓣纹的中心绘一颗卷草纹。此盖匠心独特,设计巧妙,工艺精湛而又复杂,盖的画篇布局疏朗,再加上完美的色调与之搭配,单单看盖,就让人舒坦和愉悦。

       翻开盖里,中间为穹顶。通过仔细的观察,便会发现此盖是由穹顶、盖足、荷叶边、盖纽和堆塑的缠枝花卉四个部分拼接而成。

       罐口为直壁唇口,口沿外壁上部留有“灯草边”,颈部用青花描绘一周点芯菱花纹。罐肩部用青花双线淡描勾双线,随后在双线中间用重笔跟进之技法描绘四朵如意云朵绕颈一周,在如意云朵中间绘波涛翻滚的海水波浪纹,在翻滚的波浪纹的中心处绘就一片荷叶和一朵盛开的荷花在随波逐流。在四朵如意云朵之间的间隙处用青花描绘四朵折枝菊纹,在四朵如意云朵下摆的尾尖下方分别绘有四滴水珠。在纵跨肩、腹部的大范围处,用堆塑的技法将一粒粒的白釉珠串连成璎珞纹,再用“双线沟边”的技法“绘就”四朵大的如意云朵,而这四朵大的如意云朵中间所表现的内容,便是此盖罐所要表现的主题纹饰。其中两两相向堆塑的青花鸳鸯畅游在青花堆塑的缠枝菊枝叶并衬托着鲜艳盛开的釉里红菊花的花海之中。但是,就其鸳鸯下翻的眼珠似乎露出不太友善的眼神,与夏、秋季节菊花盛开的欢快景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这也正是元瓷所有动物的眼神——不友善、可恶、凶恶……,而这也恰恰是元瓷绘画的特点之一。而另外一组两两相对应的蟋蟀中的蝈蝈却怡然自得的栖息在青花堆塑的缠枝枝叶并衬托着鲜艳盛开的釉里红菊花的花丛之中,与鸳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在四朵大的如意云朵的下方间隙处,青花绘就四枝折枝花卉纹。接下来在罐的腹腰之间用青花双线勾边一周以形成画篇的拦断和间隔,在其收腰部位青花描制一组变形莲瓣纹一周,共计12瓣,在每瓣莲瓣中青花绘就祥云一朵和水珠一滴,而其中的一瓣当中上部青花绘祥云一朵,下部则是釉里红单线勾边,其中写波斯文之章款。在这组莲瓣纹的下方同样是青花双线勾线一圈,以作为罐腰和罐底足的隔断。在与釉里红波斯文章款相对应的下方底足处刷有方形底釉一块,其上用青花写波斯文章款。

  1.        二、此盖罐的盖里的穹顶和盖足不施釉,可明显的看到因拉修坯所留下的一轮轮有规律的圈痕,直至荷叶边上。荷叶边上属随意而为的半施釉状,在胎釉结合的部位,有些地方溢出淡桔红色的“火石红”。

      此盖罐的罐腔不施釉,但又因罐口施釉所流淌进腹腔所形成的一道道的釉痕,其罐腔内壁满是因拉修坯所留下的一道道,一轮轮的手指圈痕。

       此盖罐的底足部位不施釉、宽边浅圈足两边各斜修一刀,在胎釉的结合部位和圈足之上有部分桔红色的“火石红”泛出。底足的中心部分有刮底的旋削痕,以致正中心有小小的乳钉凸起。

       此盖罐的底足部位有许多不规则的裂隙和孔洞,这是元代的工匠们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之后才刚刚掌握了二元配方(将磁石和高岭土按比例混合搭配),技术尚不成熟的原因所致。在其圈足边缘有一块一公分面积的“铁锈斑”,近旁则有一块类似黄豆大小的“铁锈斑”,这是选泥、洗泥、淘泥不精的结果。

       此盖罐露胎部位的颜色白与中微泛黄色,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则发现有细密的颗粒状,同时有大小不等的黑色或赭色斑点从中渗出,这与明、清时期成熟的官窑瓷器的瓷胎有较大的区别,而这种种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特征则是“麻仓土”之现象和特征:麻仓土是景德镇附近麻仓山所盛产的高岭土,据史料记载至明代的万历期间已耗绝。

       三、此盖罐所罩的底色釉子紧实而又细腻,似白中微泛鸭蛋青色,这与上佳湖田窑青白釉所表现出的“影青”色泽完全雷同,而罩上这样的釉子则能最完美的呈现出“青花”的“青”色和釉里红的“红”色,这正是早期成熟的青白釉籽与元时所创的“青花”和“釉里红”最完美结合的结果。

       四、此盖罐所用的青花料是其当时从波斯湾地区所进口的“苏麻离青”青花钴料,其所表现出的是青翠湛蓝,又仰或是浓艳而又含蓄的靛青色色调,华丽明快的色调直夺人眼球又扣人心扉。用侧光观察,青花上满是大大小小的“桔皮坑”,用手抚摸青花的浓郁部位,有明显陷入胎中的“凹陷”感,这就人们所说的苏料“贴胎”或“咬胎”的现象。特别是贴塑菊花叶凸起易受热的部位,青花发色泛“灰”“黑”色,并出现部分“锡斑”现象。

蒙古人生活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其蔚蓝色的天空飘着白云朵朵之景致让人赏心悦目又令人神往,而青花瓷的“青”与底色釉的“白”则最能表现蒙古人所崇尚的“青”的观念。古时候的蒙古人称自己为“库克蒙古勒”,而“库克”即为青色之意,将青色用在自己的国名当中,可见蒙古人对青色的钟爱程度。

       除了蒙古人自身的信仰和喜好外,其中受古波斯文化的影响也占了很大的比例。早在十三世纪蒙古国崛起之前,蒙古人就与波斯就有着诸多的联系和交往,后来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经过了无数次的征战,打通了欧亚通道,这使得东西方文化融合交流、贸易往来频繁。在元朝时,元帝国本身就与中亚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的伊朗国,古称“波斯”或“伊利汗国”,在元朝时,本身就是忽必烈幼弟旭烈兀依附元朝的“从属国”。受中东地区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青”与“白”亦就成了人们所崇尚的主流颜色。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大到皇宫庙宇,小到百姓家居,都以清、白相间的颜色作为主色调。

       正因为有上述的原因和条件,产自于波斯(现在的伊朗)优质的“苏麻离青”青花钴料才得以源源不断的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路丝绸之路运抵中国,中国景德镇御窑厂的窑工们经过辛勤的探索和实践,便催生了中国古陶瓷中优秀的瓷种——元青花。元青花的诞生,一改宋时素雅内敛的风格,将瓷器推到了“繁花似锦”的新高峰,对后世的制瓷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元青花的诞生,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便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在国内满足了皇族贵胄们的需求,还远销东南亚、中亚和西非,以至于在现如今的伊朗、伊拉克、土耳其还保留有古时候王宫所拥有的元青花遗存。

  1.        釉里红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所烧成,这一工艺同样的始于元代。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而真正成熟的掌握这一烧制工艺,是到了清朝的雍正时期才得以完成。所以,在景德镇对烧造釉里红瓷器自古就有“十窑九不成”和“烧青不烧红,烧红一世穷“的坊间谚语,可见其烧造难度之大,成品率之低,就是业内人士都不敢涉足。

       然而,这只盖罐釉里红的发色却积其浓艳、纯正、且浓淡相宜;釉浓处似新鲜的鸡血,釉淡处似淡扶之胭脂,其鲜活的程度,达到了釉里红所能达到的登峰造极之境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栖息在菊花丛中两只红色的蝈蝈,其头、颈、腹、腰这些不活动的部位深积红釉,而眼、足、翅、腿、尾这些常活动的部位却“出筋”“露脊”,红釉的深、浅度与蝈蝈动、静的部位恰巧是有机的完美对应在一起了,再加上摇曳的青花枝叶和盛开着的釉里红菊花相衬托,两只釉里红蝈蝈是活灵活现,仿佛是呼之欲出……,此实乃炉火天然之造化,鬼斧神工之杰作也!

  1.        此盖罐腰部有釉里红所书写的波斯文章款,底部有青花所书写的波斯文章款,再加上这件盖罐的型制、规格、制作工艺和所用材料等因素来推断:此盖罐应该是为当时波斯湾地区某某王室或某个王公贵族所定烧的器皿。

       就其波斯纹所写的内容,笔者求助于中阿卫视驻广西办事处的韦文军先生,韦记者将图片内容传到了中阿卫视的迪拜总部,请迪拜总部的阿拉伯同事帮忙翻译,但是,这些阿拉伯的同事也都无法译出。我想,翻译不出的原因无外乎有三点:一是当时景德镇的窑工们不懂的波斯文,在抄写的过程时,难免会出现书写格式或笔法上的错误,以至于现在的阿拉伯人无法读懂和译出。二是古代的波斯文与现代的波斯文在语法上和书写的格式发生了变化,以至于现在的阿拉伯人无法读懂和译出。三是此盖罐本身就是现在仿品或凭空臆造的赝品,以至于阿拉伯人无法读懂和译出。本人仔细的研读和研鉴后,排除了第三种可能,那么,剩下的只有前二种因素和可能了。如此的话,我们只能按照考古和鉴定的操作流程,暂时把它归置于“待考”的范畴吧,等以后有条件时再考究。

  1.        此盖罐在元代时,所用的青花钴料就是产自古波斯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或陆上丝绸之路运抵中国的,由当时景德镇御窑厂的工匠们制作完成,从此盖罐上所落的青花和釉里红章款表明,成品后的盖罐又得沿路返销回波斯湾地区。不知什么原因?在什么时间点?此盖罐又是经过了怎么样的经历又到达了越南?而现如今,此盖罐又完好无损的回到了它的出生地——中国。现在,我们已经无法考究此盖罐的来龙去脉和传奇经历了,但究其出生地和它所走过的路径而言,它似乎是沿着古丝绸之路走了一个来回,而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一定有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慢慢的挖掘。

       此盖罐做工精良、釉面光亮如新又神采奕奕,其色彩鲜艳绚丽又灿烂夺目,其器型伟岸挺拔而又不失俊俏秀美,其纹饰繁花似锦而又井然有序,而与之同类别的青花釉里红盖罐均被定为国宝级的文物。它的存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时候东西方文化融合交流的结果,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他的回流,本身就是一段精彩动人的古丝绸之路的故事;他的复出与重光,也必定会为我们今天宏伟的一带一路壮举,继续讲好中国的故事。(陈天宗)

 

 

 

编辑:韦莉

13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977139777 电邮: gxtoday0771@163.com 网站制作: 广西柒贰壹度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众安(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代用码:9110107599685113D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今日广西网站宣傅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与今日广西网站无关,今日广西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