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里“淘宝”,为文化传播“赋能
9月上旬,桂林理工大学“青马工程”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镇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与活动。他们前往龙江书院、茅坪八角楼、黄洋界、百竹园等红色地标展开自主调研活动,旨在追溯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传播。
上午,实践团首先抵达龙江书院,重点考察了工农革命军建军旧址。成员们结合详实的史料,系统梳理了井冈山会师在整合革命力量方面的关键作用。通过分析会师前后的军事组织架构、兵力部署以及战略目标的变化,成员们认识到会师不仅壮大了革命队伍,更为后续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团成员情景演绎梳理井冈山会师意义。陈志禹 供图
随后,实践团来到茅坪八角楼。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内,成员们仔细观察煤油灯、手稿影印件等珍贵文物,重温“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脉络。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和理论著作,成员们梳理出该理论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深刻体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一思想精髓在革命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煤油灯和手稿。许涛 供图
下午,实践团前往黄洋界保卫战遗址。成员们沿着战壕、纪念碑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当地村民的口述史料,开展战术推演。通过还原“挑粮小道运弹药”等历史细节,成员们深入了解了黄洋界保卫战的战术安排和战斗过程,深刻感悟到“军民团结如一人”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实践团成员重走挑粮小道。许涛 供图
此外,实践团来到百竹园,这里不仅有方竹、毛竹等特色竹材,还留存着革命时期的造币厂旧址。成员们先考察了方竹、毛竹的硬度与韧性,结合传统竹编技艺,探讨竹资源在革命时期物资保障中的创新应用。之后,他们走进造币厂旧址,了解当时造币的流程、货币的种类与发行情况,认识到造币厂在打破敌人经济封锁、保障根据地经济稳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团队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让实践团成员们更加明确自身责任,今后他们将整理此次调研成果,通过制作新媒体作品和开展文创设计等方式,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播,让更多人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通讯员:潘春玲 崖曦丹 杨丁铭 黄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