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何成学作学术演讲
今日广西讯(张峰 潘宥诚)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高校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在南京联合主办“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共广西区委党校、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湘潭大学、上海大学、河海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社会科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等地方党校、社科院、高校,以及《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刊物的112位专家学者,围绕“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中共中央党校柳建辉教授、南京大学陈继红教授、北京大学周良书教授、中共广西区委党校何成学研究员、山东大学张士海教授、河海大学戴锐教授、天津理工大学乔惠波教授等专家学者作了主题报告学术演讲。

“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根据会议安排,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西党史特聘专家、广西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共广西区委党校马基地办主任何成学研究员作了题为: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创造创新过程意义的学术演讲。何成学研究员在学术演讲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概念,并突出强调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奋进新时代新征程,要从多维度深刻把握和认识“第二个结合”中的创造创新过程意义,以更好地转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实践伟力。何成学研究员在学术演讲中还从中华文化主体性彰显了理论创造创新过程意义、高度契合性彰显了融合创造创新过程意义、“化学反应”关键词蕴含了创造创新过程意义、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概念内涵“蕴含了创造创新过程意义、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结构要素及其运动规律展示了创造创新过程意义等五个维度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

广西党史特聘专家、中共广西区委党校二级研究员何成学在大会上作学术演讲
何成学研究员应激参加此次全国性高端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上作学术主题演讲,发出了广西专家学者凝聚正能量的声音,充分展示了广西专家学者研究习近平有关第二个结合重要论述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水准,扩大了广西专家学者在全国层面的学术影响力。
责任编辑:吉文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