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又闻百色芒果香

2024-06-15 08:41
来源:今日广西

       发源于云贵高原的右江一路奔腾,到广西百色市冲刷出美丽富饶的河谷。

百色芒果  曾柳艳 摄

       河谷藏住了水汽,留住了温热,孕育了香甜。两边山野,芒果林外还是芒果林。这种气候下生长的百色芒果,核小肉厚、肉质嫩滑,口感清甜爽口。

       全国每4个芒果,便有1个产自这里。芒种节气过后,河谷地区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空气湿度增大,充足的阳光不断提升芒果的甜度,为上市做最后的助攻。

       6月15日,百色芒果开始上市销售,“台农1号”“金煌”“桂七”等主角陆续登场,一段甜蜜喜悦的时光就此开启。

热闹的山谷

       芒果上市,右江河谷两岸山坡突然热闹起来。

       山上,轨道车将新鲜采摘的芒果源源不断地运到山脚;路边,一辆接一辆装满芒果的农用车列队开往市场;市场里,人们讨价还价,人声鼎沸,一条条订单信息在电子屏幕上不停滚动……

       总面积137万亩、产量125万吨,约40万人在芒果产业链中实现就业增收梦想,鼓起了“钱袋子”。

       百色,是芒果种植的起源地之一,种植芒果历史悠久。现在,百色市田阳区那坡镇那吉村还有一排400多年树龄的芒果古树。

       传统的种植习惯经祖祖辈辈的坚守得以传承,而传承过程中的创新则成为芒果香飘全国的动力。

       “最早的芒果种植不成规模、管理粗放,果园里大部分都是酸涩的土品种。”田东县祥周镇九合村村民李世松是较早进行芒果规模种植的果农之一。

       1985年,百色开始把种植芒果作为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在河谷地区建立了芒果商品生产基地。1989年,李世松以200元的价格租下了生产队里的20亩地种植芒果。

       在李世松规模化种植芒果的第4个年头,百色提出:右江河谷要将芒果种植发展到100万亩以上,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

百色芒果  百香百色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供图

       同年,田阳区那坡镇尚兴村原村党支部书记莫文珍也开始带领村民从种甘蔗改为种芒果。缺乏资金买种苗,他就带着村民去捡丢弃的果核来培育;没钱买肥料,他和村民们提着箩筐去捡猪粪、牛粪;不懂技术,他去县里的农技培训班旁听,回来再用方言传授给村民。

       1998年,莫文珍从一个收购芒果的客商口中得知海南“台农1号”品种,当即出发去海南买了一泡沫箱的枝条回来育苗。后来“台农1号”成为百色甚至广西芒果的旗舰品种。

       30多年来,李世松成了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莫文珍则撰写出版了《芒果栽培技术》一书发行全国。

       在李世松、莫文珍等人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荒种果,一棒棒接力,一锄锄开荒。百色市也不断加大投入推动芒果产业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2022年,实现芒果种植总面积突破100万亩、产量突破100万吨的“双百万”目标,成为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

       在芒果进阶过程中,科技是开路先锋。80多项关键技术得到应用,12个科研平台建成,产业数字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赋能……去年,百色芒果单产提升9.17%,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截至今年5月,百色芒果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50个。

       耕耘,坚守,创新,百色丰富了消费者的味蕾,也让果农从绿水青山间收获了幸福回报。

       尽情释放吧!浓烈的果香与奔放的活力。

稳稳的幸福

    百色市右江区永乐镇澄碧湖芒果产业(核心)示范区内,果实沉甸甸地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芒果香。山下澄碧湖如镜,湖边是白墙灰顶的村落,梁正标的家就在这诗画般的村庄里。

       “今年芒果丰收,从询价情况看,示范区里的芒果销售价格每斤提高了2角。摘下来就有人来收,有的甚至还在树上就被人预订了,我们的芒果不愁卖。”

       梁正标家种了100亩芒果,估算销售收入超过200万元。百色芒果价格多年来没有出现过大起大落,价格稳定,销售稳定,收入稳定,果农们的心情也稳定。

       稳,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竞争力。果农的稳,其背后是强大的销售流通能力。

       2011年之前,果农卖果要么拉到县城的批发市场,要么等外地经销商进村采购。遇到行情不好或者经销商压价的时候,果农的内心被焦虑笼罩着。

       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党总支书记陆秀缎记得,有一年芒果一斤只卖6角,果农请人采摘再运到批发市场卖就是亏上加亏,有的农户干脆直接把芒果扔掉了。

       不仅要种得好,还要卖得好。为了不让果农再为卖果犯愁,百色市从2011年开始构建多元化的芒果营销格局。

       连续多年在北上广深等45个大中城市开展芒果专场推介活动,开行186趟“百色芒果号”动车,加强与大型商超、企业合作,在全国各大区域建立稳定销售渠道。

       百色市还建设了中国—东盟(田阳)国际现代农业物流园、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中心,开行“百色一号”果蔬专列,实现冷链物流“供、储、展、运、销、配”全链条无缝衔接……一批产地仓和全程冷链田头处理中心的建设,延长了芒果货架期,降低了芒果损耗,将百色芒果产季从两个多月延长到四五个月,避免了大量集中上市带来的销售压力,也为线上销售打下了基础。

       2012年,在浙江义乌系统接触电商知识的百色青年蒙天庚返乡创业,成为第一批把芒果销售带到线上的人。2013年,大学毕业不久的岑参也返乡创办了广西田东农派三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如今,他们二人成为当地电商的代表人物,百色全市共有约1万家企业(商家)开展芒果线上销售,线上年销售芒果约15万吨。

       深加工能力的提升,是百色芒果产业发展稳定的底气。14家以芒果加工为主业的当地企业,年加工能力达30万吨,可消纳全市四分之一的芒果产量。

百色芒果  百香百色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供图

       过去,百色市直接上市销售的芒果约占鲜果总量的80%,剩余个头不够大或者卖相不太好的,只能低价销售或就地销毁。如今,这部分芒果都被加工厂消纳了。

       除了在国内销售,今年百色鲜芒果还将首次出口。6月6日,位于田东县的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中心拓展区内,进出口分拣车间等设施已建成并通过验收。广西田东亿升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德恩表示,今年的芒果订单将首先发往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

       上门收购、市场批发、商超对接、电商销售、外贸出口、果厂加工……果农在销售芒果的方式上有了多种选择,只需埋头把果种好,不再为销路烦心。

不止于芒果

       今年芒果统一上市前,百色市果业发展中心主任岑贞革一直和同事们忙着辟谣与澄清。

       “在百色芒果统一上市日到来之前,网上就有很多销售百色芒果的直播,还有人拿其他品种冒充‘桂七’芒果进行销售,有必要澄清并提醒消费者做好甄别。”岑贞革说。

       未到成熟季节就提前采收上市——为改变这一影响品质及品牌形象的做法,百色市自2015年起推行芒果统一上市日制度。

       “不卖,等到上市日再卖。”如果你在统一上市日前到百色买芒果,果农们大多会给出这样的答复。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百色芒果品牌还不够响亮,果农们也有过把芒果装进印有其他产地名包装箱销售的经历。

       1994年起,百色在右江区、田阳县和田东县轮流举办芒果文化节,有意识地打造芒果品牌。“芒果香香来自右江”“芒果黄黄来自田阳”“芒果正宗来自田东”……但由于每个举办地都说自己的芒果最好,一年一变的口号没能给品牌带来多大影响力。

       2011年开始,百色决定把芒果文化节永久放在田东县举办,对外统一展示百色芒果品牌。2014年,百色市推行质量标准、产品商标、产品形象、品牌营销、设计包装“五个统一”,解决全市芒果品牌多、杂、乱和各自为政、相互竞争的局面,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

       “握指成拳”形成了合力,每个区县、每位果农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百色芒果来之不易的知名度。自此,百色芒果品牌一年比一年响亮。

       玲珑高雅、香甜多汁的网红品种“桂七”是芒果爱好者的心头好。田东芒果试验站站长陆弟敏认为,种质资源无疑是芒果品牌最基础的支撑:“‘台农1号’‘桂七’等品种热销已经有10多年了,消费倾向总是会变的,不能一直吃老本。”
 

百色芒果  百香百色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供图

       走进位于田东县的国家芒果种质资源圃,400多份种质资源、近700份育种材料,为选育储备优质品种提供了保障。2022年,黄小镂研究生毕业后来到这里,专门从事芒果香气的研究。“探明控制香气的基因,就可以将其陆续应用到后面的育种工作中。”黄小镂说。

       在位于田东县的中国芒果博览馆内,芒缘、芒业、芒香、芒韵、芒颂5个主题展示了芒果的起源、传播、发展、品种结构、文化及芒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和事,有力带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目前,百色已有39个以芒果为主导、集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经历时间的验证与沉淀,百色芒果厚重而富有生机:连续3年入围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目前排名第34位。

       去年,百色再出新招,开始打造“百香百色”区域公用品牌,芒果、百香果、圣女果等当地特色产品被纳入其中进行一体打造。

       “百香百色中,芒果依然是门面担当。”百香百色品牌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倪已程说,提升品牌价值,打造品牌梦之队,令人期待。

       又是一年芒果季,每个果实都以最美的模样迎接这个重要日子的到来。(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 黎 坚

0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977139777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