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用真心浇灌希望,以责任守护成长

2025-05-24 21:32
来源:今日广西

2025年5月19日至25日,灵川县第三中学隆重地举办为期一周的首届班主任节,庄重地开展了一系列有深度的活动,为辛勤的班主任们亮起了一束“依靠、智慧、理解和包容”的光。学校特别推出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九年以上的班主任优秀事迹,激励更多的人追逐光,成为光。本期,为大家隆重介绍“最幸福班主任”——庾红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山水不语,斗转星移。勤耕26载,班主任工作17年。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教育初心。回首往昔,那些教育的点点滴滴如同颗颗珍珠,串联起她教育生涯的华美项链。

1999年7月,庾红梅老师毕业于桂林市教育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并分配到灵川县一所乡镇初中--灵田乡初级中学。她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走进了这所乡镇中学的教室。从此,三尺讲台成了她的人生舞台,并且扎根农村中学18年。2017年9月调到灵川县第三中学,同年9月接受学校工作安排到灵田镇初级中学支教1年。从乡镇到县城,从青涩到成熟,17年的班主任历程中,班主任工作成为她教育生涯中最厚重的底色。

一、乡镇教育的扎根期(1999-2017):用爱点亮乡村孩子的未来  

1. 初为人师的挑战与摸索 

同年毕业分配到灵田初乡级中学的大学生一共有人10人,其中英语老师有三人。而她到学校报到第一天就被告知要担任初一年级2个班(84、 85班)的英语教学和84班的班主任。她走进英语组办公室的第一天,她们组的组长,一位老大哥就调侃说:“小妹, 祝贺你成为我们英语组第一位班主任!” 她当时答到:“当就当呗,有啥可怕的!再说不是还有组里你们这些前辈指导我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她毅然接受了挑战,初为人师的她,满眼都是对孩子们的期待与好奇。记得刚成为班主任时,满心都是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憧憬。面对那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她既兴奋又紧张。她深知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心灵的守护者、人生的引路人。从那时起,她就下定决心,要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用智慧去引导他们成长。

2.以心换心的教育实践

她当班主任带的第一个班级是84班,班上的孩子全部都来自农村。但农村有个优点就是善良纯朴,可塑型强。在条件艰苦的乡村校园,她与学生共同劳作:带领女生清理百年老屋改建的宿舍,粉刷墙壁让师生笑颜如花;为男生宿舍糊窗御寒,夜夜徒步漆黑乡路查寝;操场建设中与学生同挥铁锹,血泡相印见真情。这些“同甘共苦”的经历,让教育超越了知识的传授,升华为生命的相互滋养。

3. 创新教育的乡土智慧

面对70%的留守儿童,她自创“三维育人法”:

1)情感育人:组织贫困生家访,让嘲笑化为互助

2)生活育人:设立"校园厨房"为贫困生热饭加餐

3)学业育人:开创"英语家书"沟通留守家庭

这些实践让84班创下中考辉煌:县重点高中录取1人,普高上线率100%。就这样在无数的不起眼的日常琐事中,让孩子们喜欢上了她。亲其师,信其道。她所带的班级英语成绩均在全乡3所学校同年级14个班级里名列前茅。在2002年中考1人考上县重点高中,普高100%的上线率。她因此也获得1999-2000学年度县级优秀教师;2000年度县级五认真教学先进教师。

4.管理智慧的迭代升级
       有了第一次带班的小有成就,之后带班就得心应手了。接下来她又接任106班、055班、123班162班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她探索“乡土化”班级管理针对农村学生特点,她创新了“三线联动”管理模式:  

“家校联系线”:建立"周末亲情电话日",帮留守学生与父母视频;  

“学生互助线”:成立"结对子学习小组",让基础好的学生当"小老师";  

“生活关爱线”:在家里常备红糖姜茶和创可贴,跌打损伤药,成为孩子们的“校园妈妈”。  

她努力做到“眼勤”勤观察学生课堂和课后的行为表现;“腿勤”,勤走进教室清洁区和宿舍;“口勤”,勤跟学生谈心,谈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带055班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本届中考交出亮眼答卷,不仅圆满达成既定目标,更在重点高中录取人数、高分段占比等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的突破,并且还获得2008年春季学期文明班级。六年级123班获得11年校级文明班集体。六年级162班2015年获得校级优秀阅读班级、七年级162班2016年获得“县级优秀班集体”。她本人获得2015年春--2017年春,4个学期的校级“优秀辅导老师”称号。

二、县城教育的转型期(2017-2025):在变革中寻求新突破 

1.教育场域转换的挑战

2017年调入灵川县第三中学,接任184和185班英语教学。2020年担任八年级184班、七年级204班英语教师及204班班主任工作。城乡教育差异带来全新考验,面对信息化教学、家长高期待等新挑战,她经历了艰难的适应期。教学对象:独生子女占比激增;家长期待:教育诉求多元化; 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转型。她通过研读教育专著、参加心理培训,她完成从“乡土型”到 “专业型”班主任的蜕变。

2.班级治理的现代转型

面对“后进班级”,她构建"五维素养"培养体系:

1)制度育人:师生共制班规

2)文化育人:打造特色班风

3)活动育人:创新实践载体

4)协同育人:家校社联动

5)评价育人:多元激励机制

她将乡镇积累的情感教育经验与城市教育要求相融合,形成了“严慈相济”的带班风格。这套体系让20-4班实现逆袭,所带20-4班三年,4次获得校级文明班级;23-4班获得2024年春季学期校级文明班。20-4班在2023年中考,在全体师生协同发力下,中考质量实现阶梯式跃升,各学业水平段培养目标达成度远超预期,成功构筑人才成长的坚实阶梯,开创学校9年来新高的好成绩,也献出一份力量。

三、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感悟  

1. 教育是“慢艺术”的坚守  

26年来,她保存着每届学生的“成长档案袋”,里面装着孩子们写的检讨书、获奖证书、毕业留言。那些曾经调皮捣蛋的学生,如今有的成为工程师,有的回乡创业带动脱贫。教育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奇迹,而是静待花开的坚持。

2. 平衡“严师”与“慈母”的双重角色 

她始终恪守“三不”原则:不因成绩否定任何一个学生,不因忙碌忽略任何一次谈心,不因经验固化任何一次决策。

这17年班主任工作中,庾红梅老师用辛勤的汗水和无悔的付出,教导孩子们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在做人时懂得规则,在规则中懂得敬畏,在敬畏中不负生命。这十多年也是她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相互陪伴的岁月,是充满挑战与收获、泪水与欢笑的时光.

在平凡岗位上她用爱书写教育篇章,为此也获得多项殊荣:2020年获得十年乡村教师荣誉;2008年度灵川县年度考核优秀;2009年度灵川县年度考核优秀;2014年度灵川县年度考核优秀;2015年度灵川县年度考核优秀;2021年度灵川县年度考核优秀;2008年度灵川县优秀教师;2014年度灵川县优秀教师;2017年度灵川县优秀教师;2011年度灵田乡优秀教师;2014年灵田镇“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21年灵川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暑假教师心理务实培训,被评为县级优秀学员; 2021年年终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校级优秀等次; 2011年灵田镇初级中学“优秀班主任”; 2020年秋-2025年春5次被评为灵川县第三中学“优秀班主任”。

从煤渣跑道到塑胶操场,从粉笔黑板到智慧课堂,变化的是一代代学生的面孔,不变的是班主任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如今虽已不再年轻,但每当清晨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时,依然会想起1999年那个秋天,那个第一次喊出"Class begins"的年轻教师。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而我,仍在路上。” (刘玉琴) 

 

0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977139777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