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县人民医院:一面锦旗里的为民情怀
今日广西崇左讯 “知道你回医院后,我们都很舍不得,想着送鸡鸭来的,但村里的年轻人说你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就送面锦旗来留作纪念。”近日,回到大新县人民医院工作的赵植,本以为驻村时光已告一段落,却没想到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脱贫户李阿姨辗转找到医院,亲手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 “驻村帮扶解民忧,真情实干暖万家”。

作为医院选派至仁化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她带着医者的仁心与党员的担当,全身心投入到改善村民生活与推动乡村发展的事业中,村民的冷暖也成了她工作的重心。接手驻村工作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挨家挨户走访,深入每一户农户家中,了解每一户农户的实际困难。为了给农户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她频繁往返于乡镇与县里相关部门,详细汇报村里情况,成功为多户因病致贫的家庭申请到医疗救助,减轻了他们的就医负担。在得知李阿姨因意外致残后还未办理残疾证,她亲自驾车往返县城,全程陪同完成体检、鉴定、办理残疾证等环节,让其及时享受政策红利,并联合工作组成员调查家庭收入情况、收集医疗单据等数十项材料,反复核对数据,为李阿姨一家申请低保。
“她在驻村期间始终将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关注村民的生活和问题,主动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做到心中有村民、事事为村民,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创新的工作方法,积极推进村里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仁化村党总支部副书记黄海军提起她,也是赞不绝口。

她始终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核心,与驻村队员农春锋紧密对接社会公益资源,携手深圳狮子会为仁化村增屯主干道安装80杆太阳能路灯(覆盖 3.2 公里路段),彻底解决仁化村四百多户村民的夜间出行难题。同时推进 "安全防护工程",新建580米防护栏;实施 "交通畅通工程",完成增屯三组 100㎡停车场建设、1300㎡村道硬化及320米排水沟修建。2025年初,为破解群众晾晒农作物的实际难题,她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将一处约3亩的脏乱废弃池塘规划调整为设施农用地,有效解决用地建设瓶颈;同步为增屯一组、增屯二组争取到人饮工程项目,目前各项工程正有序施工中。这些民生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村民居住环境品质,为后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筑牢硬件基础。

面对村里大量撂荒地,她积极推动开荒种植项目。经过市场调研,引入红薯、玉米、龙须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并建立起 “村集体+农户”的合作种植模式。自2023年驻村至今,这一举措不仅助力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超10万元的收益突破,更带动全村200户农户投身种植产业,让“沉睡土地”成为“致富田”,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为乡村经济注入了实实在在的活力。

“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她以联农带农的方式帮群众推销红薯,还打造仁化黄金玉米粉。今年上半年将仁化村教学点闲置土地打造成龙须菜种植基地,种植约3亩龙须菜,为仁化村集体经济项目奠定了基础。”仁化村党总支部书记黄爱勤回忆道。

在驻村期间,她将医院的专业优势与乡村帮扶紧密结合,创建仁化健康群,方便村民咨询就医,并利用休息时间到医院帮助留守老人领取慢性病药,将药物送药上门等。她不仅在医疗救助上为村民谋福利,更在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贡献巨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驻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这面锦旗不仅是脱贫户对她个人的感谢,更是对驻村工作的缩影,它见证了一名党员干部“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 的坚守,也诠释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初心,激励着更多干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农兰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