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三下乡——商学院“溯源漓江文化根脉 赋能康养产业新篇”

寻脉漓江古村寿 赋能永福康养兴

2025-08-09 10:23
来源:今日广西

今日广西桂林讯  为深入挖掘漓江文化内涵,探寻康养产业与人文景观融合发展新路径,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溯源漓江文化根脉,赋能康养产业新篇”实践团队,走进桂林市永福县百寿镇开展调研活动,在与地方政府的交谈中,感受藏在一山一水中的康养密码。

初识百寿镇:延绵不断的历史名城

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寿摩崖石刻

百寿镇位于桂林市西南,306 省道贯穿全境。总人口 3.4 万,居住有汉、壮、苗、瑶、侗、回等民族。集贸发达,市场繁荣, 95 年被列为自治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2002 年被列为自治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百寿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冬暖夏凉,该镇设州、县治长达 500 余年,镇内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甚多,有闻名中外的“百寿图”石刻,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石城永宁州古城,均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藏寿脉共探寻政校座谈话千年

实践团与政府人员开展座谈会

午后时分,实践团成员来到了百寿镇人民政府。在座谈会上,镇政府负责人为大家介绍到:作为“中国长寿之乡”,百寿镇的康养基因深植于山水与人文的双重厚土:岩藏百寿摩崖石刻的千年“寿”字,见证着古人对“天人合一”的生命哲思;西江生态湿地的氤氲水汽,滋养着富硒土壤里生长的罗汉果、金桔;而代代相传的“药食同源”习俗,更让“养生”二字融入烟火日常。

政校叙岁华石壁觅寿章

政府工作人员为实践团讲解全镇概况

府工作人员为实践团讲解百寿石历史

政府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解百寿石刻

座谈会结束后,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实地考察了百寿镇的著名景点。在百寿岩,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岩壁上雕刻的 “百寿图” 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百寿镇 “长寿之乡” 的由来。实践团成员们仔细观察岩壁上的文字和图案,感受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丹榭寻踪承旧事清泉试味悟长生

政府工作人员为实践团讲解旅游资源开发情况

实践团体验丹砂井水

图为丹砂亭

随后,实践团成员一同来到了丹砂亭,据传廖扶曾用丹砂井炼丹,拥有158岁高龄。此外,在《永宁州志》有记载:"廖扶,永宁人,居夫子岩前,家有丹砂井,一族饮此井者,皆百余岁"。听闻,实践团成员也纷纷尝试了神奇的丹砂井水,一同分享这份长寿之韵。

古木逢春聆岁语根扎厚土蕴天机

政府工作人员为实践团讲解古树历史

在千年古树前,实践团成员们被古树的粗壮和茂盛所震撼。工作人员介绍了古树历经雷灾、水灾、以及百年难遇的风灾后依然屹立不倒的传奇故事,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当地居民对古树的保护和崇拜之情。此外,千年古树的求生之道也给实践团成员带来了新的启迪:只有脚踏实地地向下扎根扎实,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

政府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海菜花

知行山水探源路 智汇康寿共绘图

政府负责人与实践团合影留念

     此次永福县之行的实践探索,不仅搭建起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对话桥梁、串联起校企协作的实践纽带,更让青年学子在企业走访中触摸社会肌理、在基层座谈里厚植责任担当。当商学智慧与地方发展需求同频共振,当青春视角与文化传承使命深度交融,这场跨越校园与乡野的双向奔赴,正为漓江流域的文化保护注入鲜活动能,为康养产业的升级发展积蓄创新势能,漓江畔的文化根脉将在传承中焕发新生,山水间的康养产业也将在创新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这既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所系,更是多方携手向未来的共同愿景。(牙桂源、韦吴璨、韦玉柳、杨林浩、陈先玲、刘小宁、敖香艳、江欢凤、李宇婕、马音词、钟慧思)

 

责任编辑:吉文佳

0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377111831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