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疆——烈士碑前的承诺
今日广西讯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09年夏天,我从武警广西总队政治部退休,结束了41年的军人生涯。
“老首长,您格是(昆明话)退休了?我们到国外去玩玩。”
说句心里话,我14岁参军,戎马41载,把人生中最宝贵的少年和青年都献给了部队,还两次参加南疆保卫战,到西藏组建了武警西藏森林总队。41年只陪父母亲在家过了一个春节,夫妻分居14年,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 如今退休了,我何尝不想好好休息,享受天伦之乐。
2013年清明节,细雨纷飞,我这个在南疆保卫战中被官兵誉为“敢死队队长”和“打不死的副连长”,来到云南省马关县仁和烈士陵园,祭奠老部队在南疆保卫战中牺牲的111名战友。一走进烈士陵园,当年在南疆保卫战中,我和战友视死如归,英勇杀敌的情景,就象放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

云南省马关县仁和烈士陵园
我迈着沉重的脚步登上陵园山顶,看见山坡上一座座排列整齐的烈士墓,一块块矗立的冰冷墓碑,一排排寄托哀思的花圈,一个个在烈士墓茔前悲痛欲绝的烈属,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不绝于耳。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在战场上“铁石心肠”的我,瞬间潸然泪下,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思想感情迅速升华。
我举起右手向烈士碑敬了一个军礼,坚定而郑重的承诺:“决不让烈士的鲜血白流,我要做一个退休不褪色的红色传承人,竭尽全力把南疆保卫战的光荣历史和参战军人的英雄事迹,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从此,传承红色基因成为了我退休生活中最大的爱好和主要内容。十六年来,无论省内省外,城市或农村,白天还是晚上,不管邀请单位大小,人数多少,路程远近,是否有报酬?只要有传承红色基因需要的活动我都积极参加,凡是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的事我都努力去做。

作者在云南省广南县莲花镇中学宣讲红色故事
从此,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研学基地,就成了我宣讲的“主阵地”,近年来,我先后为广西、云南、吉林、贵州、广东五省的100多所(个)学校、部队、企业、社区、机关、夏令营,给青少年宣讲《湘江战役》《百色起义》《昆仑关战役》《九一八事件》《抗美援朝》《南疆保卫战》的历史和战斗英雄故事,赠送自己写的红色书法作品650幅,爱国主义书籍860本。连续十年同抗美援朝一等功臣冯如智、刘军等五位老兵和梁天惠等南疆保卫战的战斗英雄,组成爱国主义宣讲团到各地宣讲,累计受教青少年约600多万人次。

作者在广西民族大学宣讲后赠送战斗史书
为了扩大传承红色基因的效果,我从退休工资中拿出20万元,另筹资金20万元,主编了南疆保卫战大型战斗史书《丛林虎啸》,目前这本书已被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云南省政协、南部战区陆军部、广西、广东、云南等二十九个省档案馆和军事馆收藏,成为军内外传承红色基因的无价之宝;连续四年五次组织上千名参战老兵和烈军属到云南老山战区、八里河东山、法卡山、金鸡山、烈士陵园学习英雄故事,祭奠牺牲战友。随后,我又主编了四本纪念册和四套活动光碟;筹款14万元,慰问了41名身患绝症、贫困伤残的战友;组织71名参战战友和烈属,向云南省档案馆和马关县仁和烈士陵园纪念馆、广西革命军事馆无偿捐赠南疆保卫战珍贵文物200余件。

作者在广西革命军事馆捐赠仪式上介绍《丛林虎啸》一书
开展“战友为国尽忠,我替烈士尽孝”活动,不让烈属流血又流泪,是我传承红色基因的主要内容。先后对125名烈属进行慰问和关助。其中,帮助14名烈属在南疆保卫战胜利30多年后第一次到边境烈士陵园看望牺牲的亲人;连续六年八次慰问广西横县54军覃存业烈士母亲黄爱新;连续四年慰问凤山县14军姚秀永烈士的父亲姚胜全和母亲罗孟林。2019年5月20日晚上11点,一等功臣罗立刚烈士的父亲罗启汉病故。罗父是参加抗美援朝的一位功臣,我第二天从南宁赶到云南省开远市,给烈士母亲赵桂蓉送去一千元,发动战友捐款两万多元。我握着烈士母亲饱经风霜的双手说:“你的儿子罗立刚为保卫祖国在战场上牺牲了,你是他的母亲,也是我们的母亲,我们都是你的儿子。立刚为国尽忠,我们替他尽孝。”当天下午,我组织部分参战老兵到殡仪馆为烈士父亲送行,并代表参战老兵讲话。遗体火化完,又安排战友把罗父的骨灰安葬在开远市白龙坡公墓4区右28台84号。
我用行动向社会传递着一个信号“每一个为祖国而战的参战老兵逝世后,都应该光荣而有尊严的走进天堂。”
同年八月,我组织参战老兵在云南省边疆开展“重返南疆 战地芳华”活动,特意安排烈士母亲免费到仁和烈士陵园,圆了她40年来第一次看望儿子的梦。活动期间,我大力宣传罗家三位军人为国尽忠,女儿罗雪云孝敬母亲的感人故事,发动老兵现场捐款6000多元。
2000年12月,我应邀去云南省武警机动二总队八支队讲战史,途中又专门去看望这位86岁的烈士母亲,送上慰问金1100元。老人高兴地握着我的双手连声说:“郭政委,这次我相信你是我的儿子了。”
2024年10月21日,罗立刚烈士母亲病故,我再次去云南省开远市为老人送行。到殡仪馆代表参战老兵讲话,尸体火化后又与她的亲朋好友将骨灰盒送到公墓安葬,给这位妈妈献花敬礼………

作者到云南双柏县独田乡黑蛇村慰问飞德全烈士父母
传承红色基因的道路上,不仅有掌声和鲜花,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做公益花掉了退休工资二十多万元;主编《丛林虎啸》史书因昼夜加班,劳累过度,住了3次医院;现在还患有糖尿病、胆结石、肾结石、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此外,还有闲言碎语。对此,我无怨无悔,始终认为传承红色基因是一件光荣和幸福的事。想一想为保卫祖国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战友,我这点付出算得了什么昵?
风沙吹走了岁月,吹老了我的容颜,但永远吹不走我在烈士碑前的承诺。“退休不褪色,永做传承人,生命不息,传承不至”。这就是跟党走五十三年的退休干部郭云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余生追求。(郭云疆)
责任编辑:吉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