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购买“特殊”药品,结果被骗5万元
鹿鞭丸、黄金丸、特殊药等“百年中医世家”的独门秘方,还有健康管理资深专家一对一指导……当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广告,为了证明自己的“男子气概”,一男子决定上网买“药”,结果买药还得先刷单,不仅“药”没到手,还掉进了骗子的陷阱。

真实案例
2025年7月,文先生(22岁)在浏览网站时,突然跳出一个陌生页面。出于好奇,文先生点了进去,并根据弹窗跳出来的链接,下载了相关APP。
在下载该APP并注册登录后,该平台“客服”主动联系文先生,谎称此平台能购买到一些国内不流通的“特殊”药品。恰好,文先生也想买些“特殊”药品,便向平台扫描支付了139元的“药费”。

卖药客服告诉文先生,因为药品性质特殊,转接国内物流通道需要做几笔订单任务。文先生信以为真,开始按照卖药客服的指引,进行刷单任务。
“客服”称需完成三次“安全订单”防海关拦截,文先生根据“客服”的指示去完成指定的任务。
在“最后”一个任务的时候,“客服”称因为文先生的操作失误,导致账号冻结,需要继续完成转账任务进行解冻。
文先生按对方要求先后多次转账,但对方仍表示无法解冻。此时文先生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求助,共损失5万余元。

诈骗套路解释
第一步,诈骗分子利用短信、浏览器、短视频平台、虚假网站等平台大肆宣扬某种药物具有神奇的功效,以此为诱饵吸引受害人下载诈骗软件。
第二步,当受害人通过诈骗网站转账购买后,骗子以完成任务才能发货为由,要求受害人转账做刷单返利类任务。
第三步,当受害人完成大额转账任务后,骗子又会以“系统故障、数据错误、操作失误”等借口,诱导受害人继续投入现金。

警方提醒
1、保持警惕,理性消费:面对诱人的广告,要保持冷静,不轻信夸大其词的宣传。
2、正规渠道,官方验证:购买药品应通过正规药店或官方网站,避免在不明来源的网站上购买。
3、拒绝刷单,保护隐私:切勿参与任何形式的刷单活动,以免泄露个人信息,遭受更大损失。
4、提高警惕,及时举报:如遇可疑情况,立即停止交易,并向相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网络购物环境的安全。(赵姗 曹琼)
责任编辑 田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