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柳州:时空综合施策,精细化提升进出城主干道通行能力

2025-10-21 17:02
来源:今日广西

今日广西柳州讯(莫小华 戴宏 罗笛)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广西柳州市和全国一样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然而,城市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机动车拥有量更是与时俱进的持续攀升。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与交通枢纽城市,这无疑让其中心城区的进出城主干道承载着巨大的交通压力。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已成为制约居民出行效率、影响城市运行品质的突出问题。

面对这一严峻的高频率难题,柳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无畏艰难险阻,勇于挑战,经过认真仔细的调查研究,坚持“一点一策、综合施策”的治理理念,围绕“点、线、面”三个维度,系统推进车道瘦身、节点渠化、绿波协调、慢行优化等时空综合措施,实现了进出城主要通道通行能力与运行效率的显著提升,形成了具有柳州特色的城市交通治理新模式。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一、精准把脉,系统诊断交通症结:
       柳州市文昌路全长4.6公里,沿线分布有柳州万象城、广西科技大学、柳州市人民医院、阳光100商业圈、窑埠古镇景区等客流集中区,有9个主要道路交叉口,衔接柳州市桂中大道、东环大道、学院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交通流复杂、流量饱和,存在多重结构性矛盾。该主干道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关键交叉口存在“5进3”“4进3”等一个相位多个瓶颈的问题,路口通行效率大幅降低。文昌路段内的文昌大桥也存在明显的交通瓶颈,上下桥通行效率低,极易造成高峰期车辆积压。
    在交通组织方面,文昌路晚高峰西往东方向流量为1700pcu/h,掉头量高达423pcu/h,占比25%。而部分路口存在掉头通行效率低,掉头车辆影响直行车流的问题。同时,文昌路全段各路
口基本处于高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各路口及周边平行道路未形成有效联动,晚高峰期间经常出现车辆排队溢出至上游路口,加剧上游路口的交通压力。
      在慢行交通方面,文昌路全段非机动车通行量较大,其中文昌路-康顺路口各进口道均设置有前置的非机动车待行区,交通高峰期时非机动车待行量过大,占用了部分机动车右转通道,导致右转机动车通行受阻。此外,文昌路-东环大道交叉口存在非机动车需从右转匝道前的人行横道上安全岛等候信号放行,而安全岛空间不足,加之非机动车由人行横道上安全岛通行效率低,导致该路口右转车辆通行也受阻。
       在行人过街方面,文昌路有2处过街斑马线存在行人过街影响通行效率的问题,其中柳州万象城段过街斑马线连接广西科技大学和万象城商场,行人过街需求大,且无信号灯控制,频繁礼让行人严重影响车流通行。而另一处柳州饭店门前行人过街斑马线北接柳州饭店等客流聚集点,南连接柳侯公园、多所小学,行人过街需求更大,且该处斑马线位于文昌大桥西桥头,临近上下桥,也严重影响了上下桥车辆的通行效率。

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形成了复杂的交通困境,亟需采取系统性的治理措施。
       二、多维施策,优化时空资源配置:
       柳州交警联合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中心,开展了系统性的诊断与方案设计,确立了以“空间挖潜、时间优化、区域协同”为核心的综合治理路径:
       在空间维度上,全面推进节点精细化改造,通过“微创手术”最大限度提升节点通行能力。如在存在交通瓶颈的路口,对路段进行“车道瘦身”设计,3车道变4车道,既提高了通行效率,又增加了蓄车能力;对瓶颈节点不固定的路口,创新性地设置潮汐车道,根据早晚高峰流量特征进行动态调整,满足不同时段的通行需求。

针对文昌路上掉头车辆过多的路口,拆除部分路中隔离栏,将路口“右进右出、无信号控制”调整为有信号控制的T型路口,再通过车道瘦身增加路口车道数,大幅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在非机动车治理方面,取消文昌路部分交叉口非机动车前置待行区,将右转机动车轨迹由原来的“非机动车待行区后右转”调整为“待行区前右转”,有效避开待行非机动车较多的干扰。并且,创新性地在临近右转匝道前设置机非隔离开口和非机动车专用通道,让非机动车通过专用通道快速进入路口待行区,减少非机动车与右转机动车的冲突。而针对文昌路上行人过街斑马线影响通行效率的问题,则采取了差异化治理。如将柳州万象城前无信号管控的行人过街斑马线移至有信号控制的T型路口,从时间上实现了人车分离。或者如柳州饭店前直接取消地面人行过街斑马线,改为建设地下过街通道,从空间上彻底解决了人车冲突问题。

三、科技赋能,提升精细治理水平:
     在时间维度上,.柳州交警还构建了智能信号协调体系,实现了时空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文昌路-学院路交叉口为关键交叉口,统一文昌路上9个交叉口周期,通过精心设计的时距图优化,实现了车辆连续通行(城市“绿波带”),有效避免了车流快速集中导致的拥堵问题。

在信号配时方面,根据流量变化情况,进行了极致的精细化设计:将一周内划分为周一至周四、周五、周末3种类型方案,日时段中进一步细分为夜间、早平峰、早高峰、过渡、平峰、晚高峰及晚平峰7种类型时段,每个时段制定相应的信号控制策略。这种多时段多方案的控制方式,确保了信号配时与实际的交通流量特征高度匹配。
       在区域协调层面,柳州交警对文昌路周边区域也进行了系统优化。结合高峰时间段文昌路的交通量特征,在东往西方向实施红波控制,通过在远端路口适当延长红灯时间,控制汇入文昌路的交通量,为主干道创造最佳的通行条件。同时,对文昌路周边平行道路进行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既提高了平行道路的通行效率,又有效分流了文昌路的交通压力,实现了区域路网负荷的均衡化。
       在治理过程中,柳州交警特别注重科技赋能与数据驱动,形成了“监测—评估—优化”的闭环管理机制,结合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确保了治理措施能够精准对接实际交通需求。
       四、打造治理示范样本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治理后柳州市文昌路工作日早高峰双向平均速度提升4.3%,晚高峰双向平均速度提升7.5%,其中晚高峰东往西优化率16.8%。周末早高峰双向平均速度提升28.8%,晚高峰双向平均速度提升17.8%,其中晚高峰东往西优化率29.8%。各交叉口高峰时间段出口道无排队溢出情况,交通运行状况明显改善。

文昌路全段实现83.5%的物理隔离,全段均取消了非机动车前置待行区,非机冲突减少,优化率达100%。行人过街全部实现信号控制或立体过街,事故率显著降低,交通管理精细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柳州交警通过“一点一策”的精准治理、时空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手段的深度融合、跨部门的高效协同,最终实现了交通治理效果的全面提升。这一全国精品案例不仅为柳州市后续交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也为全国同类城市推进交通精细化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柳州经验”,展现了新时代城市交通系统治理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责任编辑:吉文佳

0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377111831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我的祖国 》《幸福妈妈》北纬30度 、爱国品牌产业发展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