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驿站”撬动“大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
今日广西百色讯 在层峦叠翠的桂西北山区,隆林县各族自治县正悄然书写着一部以"小驿站"撬动"大民生"的温暖故事。这里,一条条蜿蜒的山路连接着村庄与远方,而比山路更通达的,是当地精心编织的就业服务网络——它正让大山深处的劳动者,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一、村头驿站,打通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清晨,革步乡蒙里村的就业驿站早已热闹起来。"月薪五千,包食宿""技术工优先"——电子屏上滚动着来自广东企业的招聘信息,村民们围拢在信息栏前热烈讨论。"以前要坐两小时车去县城找工作,现在下楼就能看到招聘信息。"村民老王笑着说。这座小小的驿站,成了连接山村与外部世界的窗口。如今,这样的就业驿站已如繁星般散布在隆林县180个行政村的田间地头。县、乡、村、屯四级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让公共就业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最深处。配合"隆林县人社"微信公众号、村镇微信工作群的线上服务,形成了"线上天天有招聘,线下服务不出村"的便民新格局。
二、暖心直通车,跨越千里的温情守护
今年春节刚过,一场特殊的"迁徙"在隆林县上演。一辆辆挂着"赴粤务工直通车"横幅的大巴,从各个乡镇缓缓驶出,载着乡亲们的希望驶向远方。"从家门口直接到厂门口,路上还给我们准备了暖心礼包。"首次外出务工的小韦难掩激动。这趟旅程,他不仅省下了近千元路费,更感受到了来自家乡的牵挂。据统计,今年以来,隆林县已累计发送241班次"点对点"直通车,安全输送2516名劳动力赴粤桂等地务工,其中脱贫劳动力达1688人。每一趟班车,都是一次温暖的护航;每一个务工者,都是乡村振兴的使者。
三、"六送"服务,织就民生保障网
隆林县的就业服务,远不止于送岗送工。一套涵盖全程的"六送"服务组合拳,让就业帮扶更有温度、更有力度。
——"送岗位"创新不断。"直播带岗"让企业负责人变身"带货主播",在线推介工作岗位;"云端应聘"让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面试心仪岗位。
——"送技能"精准赋能。"订单式"培训紧跟市场需求,电焊工、家政服务等47期培训班让近1890人掌握一技之长。培训结束,还有"推荐不少于3次就业机会"的承诺保驾护航。
——"送保障"兜底帮扶。6178个乡村公益性岗位,为就业困难群体筑起最后一道防线;2449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为创业者注入金融活水。
在隆林县,"就业帮扶车间"和"一县一企"稳岗基地让留守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为企业与劳动者双双注入"强心剂"。
四、数字记录,背后的民生温度
截至2025年10月,一组组温暖的数字,清晰见证了隆林县在就业富民路上的扎实足迹:
累计开展各类招聘会146场,促成758人达成就业意向;“帮扶车间”直接带动2019人实现就业,让群众真正实现了“家门口”稳定就业;“零工市场”也成功为42人快速匹配岗位,有效拓宽就业新路径。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到15.05万人,其中脱贫人口务工5.856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8.31%,为防范规模性返贫筑起了坚实防线。务工版图持续拓宽——区内脱贫人口就业3.5236万人,区外脱贫人口就业2.3330万人,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这些数字共同印证了一条以就业促增收、以就业防返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隆林越走越宽。
从深山到城市,从迷茫到从容,隆林县用创新与务实托起了千家万户的"饭碗"。这座山区小县正在证明:只要用心用情,再远的山路也能通向幸福;只要精准服务,再难的就业也能找到出路。在这里,"小驿站"真正撬动了"大就业",而就业的春风,正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力动能。
责任编辑:吉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