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点题谋振兴 茶香稻浪绘青春
桂工实践团走进顺溪村共探乡村振兴路
今日广西桂林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3日,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新思启智润乡土,商智赋能绘新景”社会实践团赴灌阳县黄关镇顺溪村,围绕“油茶小镇”品牌建设开展专题调研,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书记开讲:在乡土中国里寻找振兴答案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村书记在顺溪村村委合影留念

图为实践团与村书记开展座谈会
实践团抵达顺溪村党群服务中心后,首先与顺溪村第一书记王兆杰围绕村庄发展现状召开了座谈会。会上,王书记结合顺溪村实际,坦诚分享了村庄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硬件设施薄弱,村集体产业发展长期受限;但近年来,村庄正依托本地特色油茶产业,全力推进“黄关镇油茶小镇”品牌建设,力求以产业突破带动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团成员认真记录座谈会内容
听取介绍后,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记录要点,结合商学专业知识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从品牌定位、市场推广、产业链延伸等角度建言献策,提出“线上直播带货+线下体验工坊”结合的销售模式、“研学流量转化”的发展思路等建议,力求为顺溪村量身打造贴合村情的发展方案,将顺溪油茶的故事“讲”给大众。现场交流氛围热烈,思想的碰撞为村庄发展带来了新视角。
走进车间:在油茶飘香里触摸产业脉动

图为村书记为实践团讲解油茶加工厂建设现状

图为实践团与村书记在油茶加工厂合影留念
座谈会后,实践团跟随王书记来到顺溪村油茶加工厂。厂房内,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工厂建设的工作。王书记详细介绍了工厂的建设规划:“目前我们已投入资金进行生产线建设,配套建设观光走廊和体验工坊,力求将油茶加工厂打造成‘可参观、可体验、可带走’的沉浸式工业旅游场景。”
稻梦空间:在稻浪翻滚中体悟“藏粮于地”

图为神农稻博园稻田
午后,实践团走进灌阳神农稻博园。这里是袁隆平院士超级稻高产攻关基地、自治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具有丰富的学习调研资源。

图为实践团成员近距离观察水稻生长状况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稻田走廊合影
实践团踏着田埂,走进稻浪翻涌的田间,俯身观察稻穗长势,在亲手触摸谷粒的饱满与粗糙中,真切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重量。这一节搬到田野上的思政课,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变得触手可及,更把“乡村振兴”四个字深深写进了每位成员的心里,化作矢志助农的青春誓言。

图为实践团在神农稻博园合影留念
从会议室到厂房,从厂房到田间,一天的行程让实践团对“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有了具象认知。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新思启智润乡土,商智赋能绘新景”实践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兴农本领,在八桂大地的稻浪与茶香中,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杨艳秀、李维豪、赵前程、杨丁铭、梁建丽、梁曼佳、陈瑶、付乾、余佳佳、朱玉萍、何思彤、黎灏玥、何昕颖、肖雯鐘、侯禹民)
责任编辑:吉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