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喜气洋洋过冬至 文化习俗我传承

2021-12-22 22:57
来源:今日广西

今日广西灵山讯(通讯员 潘丽)“喜气洋洋过冬至,文化习俗我传承。”2021年12月21日,随着冬至日的来临,随着各年级丰富多彩活动的不断展开,寒冬里的灵城第三中学,处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

七年级2104班邝盈盈老师和学生们开展“冬至日、品习俗、享幸福”主题活动

“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是很特别的一个,在古代也曾被称为‘亚岁’。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年级2104班的班主任邝盈盈老师和学生们开展“冬至日、品习俗、享幸福”主题活动。盈盈老师从冬至起源讲起,追溯了历史渊源,并和同学们互动交流了冬至的民俗活动和传统饮食。师生还围坐在一起品尝属于冬至的美食——冬粽,教室里热闹欢腾。据说,在当地,吃粽子不仅是传统习俗,也是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代表的是不久之后春节团圆的期盼。“用仪式感唤醒过节味”,冬至节庆,同学们不只是满足了味蕾,更是享受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

2104班的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品尝属于冬至的美食——冬粽

“历代文人墨客以诗词歌赋的形式咏叹冬至,文以达意、诗以传情,通过对这些诗词的解析,从中对冬至节气的起源、物候、民俗和文化含义窥见一斑……”八年级2007班的语文课上,黄海珠老师带领学生们解读了古诗词里的冬至,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起诵读了杜甫的《小至》和陆游的《辛酉冬至》。 “于古典诗词中感受冬至,在吟诵声里寻古意,讲解句中得新知,师生品味那一份古今共享的美好,亦别有一番风味。”黄海珠老师说道。

八年级2007班的语文课上,黄海珠老师带领学生们解读了古诗词里的冬至

一场“品味冬至,传承文化”的习俗体验活动更是增添了节日的火热氛围。九年级1905班的同学们动手绘制“九九消寒图”、手工Diy灯笼制作、包饺子、节庆剪纸、黏土创意画作、手绘团扇、毛笔书写“冬至大如年”等, 在趣玩中感受冬至文化习俗,品味传统节庆的文化韵味。钟晓瑜同学说,“古代惯常的民俗活动,大致有“数九”、画消寒图之类。我画了九朵九瓣梅花形,还有最具代表的汉字“亭前垂柳重待春风”,待我每天在图上描涂一笔,整张图完成了,春天就来到了。这也时刻提醒我务必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同学们也表示,习俗体验活动,大家都深切感受到了冬至带来的浓郁文化味儿。

九年级1905班学生用毛笔书写心目中的冬至、绘制“九九消寒图”和团扇、黏土创意冬至画
同学们在手工Diy红船灯笼制作、节庆剪纸趣玩中感受文化习俗
同学们解锁包饺子的“新技能”

“不论我们走得多远,传承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我们方能记住回家的路。”文化需要传承,情怀需要塑造。此次各年级多样过冬至活动,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制作传统美食的乐趣,也了解到了蕴含在冬至节里的民俗文化,更是增强了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编辑:韦莉

3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977139777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