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努力打造农村数字电商 促进农村土货走出国门

广西博白县农村土货搭上阿里巴巴国际站跨境快车远销60余国

2022-05-12 16:59
来源:今日广西

       农业农村与跨境电商的创新融合,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守在家门口,靠着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把村里的土特产卖到世界各地。
       5月11日晚,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以“土货”搭上跨境快车为专题,对广西、山东两个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做跨境生意的外贸村做了报道。
       广西博白县的黄连将,这位新时代下的新农人,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做起了跨境生意,不仅自己触网,还带领村民一起触网 “蝶变 ”,让村里的土货走出国门,远销几十个国家,实现共同富裕。
       借助阿里巴巴国际站这个开在村口的数字化出海口,新农人们正在打破外贸地域壁垒,进一步突破产业链中的短板,解决质量把控、物流时效、人才匹配等难题。跨境电商这样的“新农活 ”,正在为中国乡村连接起更广阔的“新天地”。

博白县本地农户在家编织产品

       一根芒草连上网线,民族非遗工艺品热卖海外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的一个小山村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在晒谷场上编篮子 。一根细小的藤条经过交、压、串、缠绕,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手法娴熟的农户二十分钟就可以编完一个篮子,一个篮子的工价在 2-6 元不等。这些农户编织出来的手工艺品将会漂洋过海,经由阿里巴巴国际站销往全球 60 多个国家。
       黄彬静和冯振东夫妇,是众多编织户里为数不多的90后,由于手艺精湛,黄彬静的手工编织作品经常作为样品发往海外。夫妻俩不仅手巧,脑子也活,眼看着订单越来越多,开始把边村落的乡亲们都发动起来,自己转行成了二级供应商,负责将材料发给村民,再回购村民编好的篮子。
黄彬静粗粗算了笔账,一年下来他们夫妻俩靠编织手艺能有将近 10 万元的收入,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她的队伍,就连原先村里的麻将馆现在也成了编织工坊。
       现在,一根小小的芒草,一头连着900多户编织农户,遍及全县 21个乡镇;一头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连接着全球60多个国家。而在这中间,广西博白县凰图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连将,从大学毕业开始,就把全部身心投入博白芒竹编织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非遗技艺中。

阿里巴巴国际站凰图工艺页面

       2012年,黄连将成立凰图工艺,并充分利用编织产业门槛低,灵活方便、辐射面广的特点,结合博白当地的实际情况,将生产形式发展成“公司+订单+农户”模式,并且带动了原材料、运输、仓储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2016年,我们开通了阿里巴巴国际站,主要是希望能够直接销售到海外,提高我们的利润率。”说起与国际站的合作,黄连将说一开始心里有些打鼓,村里知道跨境电商的人都没几个,更别提怎么运营了,“开始我们基本可以说是‘小白’,英文不好,就利用国际站的即时翻译系统,解决了与海外客户的直接沟通难题;同时,慢慢借助平台数据,了解到市场最新动态,为我们的产品开发提供了新方向。”
       手工编织以其天然的特性完美符合了外国对于环保的要求,一直是凰图工艺“圈粉”的一大利器,即使在严苛的日本市场,依然获得了客户的极度认可。现在,包括迪士尼、无印良品等国际化的大品牌也开始成为凰图的客户。
       2020年上半年,国外不少大型商场和超市因疫情关闭,而凰图的传统拳头产品之一是面向超市和大型商场的盛装篮,订单大幅缩减,黄连将不得不寻找新的重点产品方向,挽救订单。

凰图工艺生产的手工编织品

        “我们在疫情期间利用国际站大数据,精准对标海外需求,踩准了海外客户‘绿色宅经济’。其中,一款为海外市场量身打造的网红面包发酵碗,突破了1200万元的销量。”黄连将说,也正是这一款面包篮,让工厂得以度过疫情后的难关,也让给工厂编篮子的900多户农户的收入得以保障。
       2021 年,黄连将的营业额已经突破 3200 万元。而博白全县共有 425 家编织企业,固定从业人员 2.8 万人,临时、季节性从业人员多达 20 余万人,每年带来 10 多亿元的外贸收入。(朱 珠 )

 

 

责任编辑 田 雨

0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977139777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