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百色市田林县:“三步妙解”一日化解三起林地糊涂账

2025-07-31 18:16
来源:今日广西

       今日广西百色讯 2025年7月29日,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八渡瑶族乡福达村的林海间,罗某文、罗某青、戴某英三户村民因林地边界争执不下。交错的林地、模糊的界标,加上八渡笋种植季来临,疑似越界的树苗让积怨瞬间爆发。就在这天,八渡司法所联合福达村调解委员会用一套“三步调解法”,一日内化解了这三起“糊涂账”,为民族地区山林治理写下范本。

第一步:踏界寻踪,让土地“持证说话”。
     “光吵解决不了问题,得让界桩说了算。” 司法所长带着团队扛着测绘仪、捧着泛黄的林权证档案,钻进争议坡地。他们俯身比对旧界桩、卫星地形图与林权证四至范围,在荆棘丛中丈量、标记。仅用半天,三处纠纷地的边界便精准勘定,哪块地归谁,哪根竹算越界,数据清清楚楚。        

      “以前总觉得‘差不多’就行,没想到测绘仪一量,边界明明白白。”罗某文看着勘验结果,语气缓和了不少。精准的勘界,为后续调解打下了最硬的“事实基础”。

第二步:法理攻心,用案例敲醒“糊涂观念”。
       勘界结束,人民调解员在林间开起“流动法庭”。“《森林法》规定,林权证就是山林的‘身份证’,越界种笋不仅要赔青苗,严重的还可能违法。”调解员拿出相似案例:“去年邻村有户越界种树,最后不仅移走树苗,还赔了损失。”
       法条一条条讲,案例一个个析,原本剑拔弩张的三方渐渐沉默。戴某英低头算了笔账:“为半分地闹僵,确实不值当。”法理与情理交织,慢慢融化了积怨的坚冰。

第三步:立桩履约,让界线“刻在地里”。
       “现在定界,大家都认可不?”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三方一起拉尺、标记、夯桩。当三根新界桩稳稳扎进泥土,调解协议也同步签下:“界线永固,互不侵扰,违约担责。”夕阳下,罗某文摸着新栽的翠竹笑了:“界桩扎稳了,心里的结也解开了。”戴某英递过山茶:“以后按证管林,咱还是好邻居。”
      瑶乡经验的可复制密码。这起“单日三解”的案例,藏着基层治理的巧思:联动快反打破壁垒:司法所精准释法+村级调委会地头跟进,打通“勘界——调解——履约”全链条,让纠纷“不过夜”;普法融于调解:把法条变成“家常话”,用案例当“活教材”,让“依法管林”的观念扎进民心;
       流程可复制:“勘界定事实→说法明权责→立桩签协议” 的三步法,简单管用,能直接套用于同类山林纠纷。
      如今,福达村的新界桩在林海中矗立,不仅划清了土地边界,更丈量出基层善治的温度。当这套调解法像八渡笋的根系般扎进更多乡土,人与自然、邻里之间的和美画卷,正在青山间徐徐展开。 (宁彩霞  黄正华)

 

 

责任编辑 田 雨

0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377111831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