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 延续历史文脉
桂林市叠彩区政协开展靖江王陵核心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调研
今日广西桂林讯 8月26日上午,桂林市叠彩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及区城管局、民政局、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同志,赴桂林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就王陵核心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问题开展调研。
图为调研组赴桂林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就王陵核心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问题开展调研
在靖江王陵博物馆,调研组参观了馆内展出的众多出土文物、大量珍宝、墓志、随葬物品,包括陶瓷器、金银器、玉器、金属器、青花梅瓶等,并听取了靖江藩王、大明王朝相关故事。
图为调研组赴桂林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就王陵核心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问题开展调研
在1986年修复的庄简王陵(第三代靖江王朱佐敬与嫡妃沈氏的合葬墓),调研组参观了位于中轴线上的陵门、拱门、金水桥、祾恩门、宝城(地宫),以及高大宏伟、富丽堂皇的祭祀主场地祾恩殿(享殿),殿内陈列的精美青花梅瓶、明代衣饰、朱佐敬生平、明代藩王礼法等展览,以及神道两侧排列的雕刻技艺精湛、风格粗犷雄浑的守陵狮、文臣武将、男侍、女侍、狻猊、獬豸、狴犴、麒麟、武士控马、大象、翁仲等11对石像生,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图为调研组正在参观1986年修复的庄简王陵内的祾恩殿
在第九代康僖王陵,调研组参观了陵门、碑亭、中门、望柱、享殿、神道石作仪仗及地宫内遗存的石棺床、石供桌等,听取了石刻形制、石刻仪仗运用的线雕、半浮雕和浮雕技法及精致细腻的石作等情况介绍。
图为调研组正在参观第九代康僖王陵
位于尧山西南麓的靖江王陵南北15公里,东西7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从册封到清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明朝亡国280年间,先后承袭王位14人,其中11王葬于尧山,这11王陵加上袭王位的次妃墓4座,将军、中尉、宗室、王亲藩戚等墓共约320余座,构成一个方圆百里、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序列齐全、等级分明、保存完整的明代藩王陵墓群,其陵寝规制、建筑艺术、丧葬文化完整反映了明代宗室制度与礼制思想,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建筑史的重要实证。
通过深入实地考察,调研组大致了解了靖江藩王文化的深刻内涵,掌握了靖江王陵核心保护区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王陵核心保护区违建整治情况,意识到开展王陵核心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张金武)
责任编辑:吉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