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院内首例突破!全州县中医医院为透析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内五科为72岁肾衰老人成功实施院内首例超声引导微创术

2025-09-01 11:02
来源:今日广西

今日广西桂林讯  当72岁的廖爷爷(化名)术后触摸到左上肢动静脉内瘘清晰增强的震颤时,这位被慢性肾脏病5期、高血压3级等多种疾病缠身的老人,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近日,全州县中医医院肾内科团队在张赟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成功为廖爷爷实施院内首例超声引导下经皮动脉左上肢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成形术,凭借精准微创的介入技术,为透析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标志着全州县中医医院在肾内科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实现全新突破。

时间回溯至3个月前,患者因慢性肾脏病5期在外院接受左上肢动静脉瘘成形术,这本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然而5天前,老人突然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发热等症状,活动后胸闷加剧,体温波动在38.2℃-38.8℃之间,当地诊治无果后紧急入院。

入院检查显示,老人不仅面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双重考验,更致命的是——左上肢动静脉内瘘震颤微弱、杂音减弱,超声检查提示“左侧桡动脉-头静脉人工造瘘术后血流缓慢,局部狭窄”,前臂中段头静脉分支处最窄直径仅2.5毫米,远低于国际KDIGO指南要求的5-6毫米成熟内瘘标准。“内瘘狭窄会导致透析血流量不足,严重时可能失去透析功能,必须尽快解除梗阻!”张赟副主任医师在病例讨论中强调,老人基础病多、身体耐受度差,传统开放手术风险高,微创介入成了唯一最优解。

手术当天,无影灯下气氛紧张而有序。伍光烂主任精准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传统手术不同,此次操作全程以超声为“眼睛”,张赟副主任医师手持超声探头,实时追踪血管走行:“穿刺点定位桡动脉远端,逆血流进针……”随着穿刺针顺利回血,鞘导丝精准送入,6F鞘管成功置入血管。

“发现狭窄部位!”超声屏幕上,前臂中段头静脉分支处的狭窄段清晰可见。内五科团队严格遵循微创原则,先注入20毫克普通肝素盐水预防血栓,再将5mm×40mm球囊扩张导管送至狭窄处。压力泵缓慢升压,球囊逐渐膨胀,超声下可见狭窄血管壁被逐步撑开,原本纤细的血管腔一点点恢复通畅。反复逐段扩张后,团队仔细检查:内瘘震颤明显增强,局部搏动减弱,超声显示血流信号显著改善,狭窄问题彻底解决。

不到一个小时,手术便顺利结束。整个过程仅出血约5毫升,穿刺点经荷包缝合后无渗血,患者安返病房时未诉任何不适。“以前透析时总担心血流量不够,现在摸着手腕的震颤,终于放心了!”术后第二天,老人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感慨道。

“这例手术的成功,填补了全州县中医医院在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介入治疗领域的空白。”内五科张赟主任表示,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成形术具有三大优势:一是精准度高,全程可视化操作避免血管损伤,减少并发症;二是微创安全,仅需穿刺即可完成,术后恢复快,尤其适合老年、体弱患者;三是疗效确切,能快速恢复内瘘功能,延长“生命线”使用寿命。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高达1.3亿,透析患者数量已超过100万例,而动静脉内瘘狭窄是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此次首例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提升了全州县中医医院对透析通路并发症的诊治能力,更让本地患者无需转诊就能享受高质量介入治疗,为县域内肾衰患者带来了福音。未来,全州县中医医院将继续深耕肾内科微创技术,以更先进的医疗手段守护患者生命健康,让每一条“生命通道”都畅通无阻。(唐真)

 

责任编辑:吉文佳

 

0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377111831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