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群 “劳动打卡” 火了!两江小学娃柚子园里解锁 “丰收新体验”
今日广西玉林讯 “快看这颗‘柚中巨人’!是我踮脚够到的!”“这袋沉甸甸的沙田柚,我和妈妈装了整整半小时!”10 月 30 日至 31 日,容县自良镇两江中心小学的班级群里,被一张张沾满泥土香的照片 “刷屏”:镜头里,穿红黑拼色外套的男孩正仰头托着枝头圆滚滚的黄柚,眼神里满是惊喜;扎马尾的女孩蹲在果树下,指尖轻触刚剪下的果实,把散落的柚子挨个揣进红布袋;还有孩子弓着身子,将装满果实的袋子往肩头拢,沾了草屑的小脸上漾着笑…… 这些鲜活的画面,正是学校 “家庭果园劳动实践” 的生动注脚。

当家乡的沙田柚漫山裹上金黄,两江小学把 “劳动课堂” 搬进了家家户户的果园。这个假期,孩子们跟着家长解锁 “丰收技能”:有人凑近果枝学辨成熟度 ——“表皮泛着蜡光、掂着沉的才是甜柚”;有人攥着剪刀小心剪下果蒂,生怕碰伤饱满的果皮;还有人蹲在草丛里拾果,连藏在叶底的 “漏网之鱼” 都不放过。动作虽带着孩童的生涩,指尖的力度却透着认真:男孩双手拢住柚子时,掌心贴紧了果皮的纹路;女孩装袋时,会轻轻把果实码得整整齐齐。

“娃摘了一上午,擦着汗说‘吃柚子时没觉得,原来种出来这么费劲儿’,今晚扒饭都快了两碗!” 家长在群里的分享,让 “劳动的重量” 有了更鲜活的注解。从 “尝甜头” 到 “知苦头”,孩子们攥着的不只是柚子,更是对 “耕耘与收获” 的真切感知。
“自良镇是沙田柚之乡,果园就是最生动的劳动教室。” 学校老师说,班级群里的 “打卡”,是果实的展示,更是成长的存档 —— 当劳动教育从校园延伸到田间,孩子们在沾土的指尖上懂了 “珍惜”,在沉实的果袋里藏了 “感恩”,把 “粒粒皆辛苦” 的道理,种成了心里的甜。(曾华龙)
责任编辑:吉文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