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循迹青春新闻的来时之路

——南宁师范大学赴延安学习实践活动侧记

2021-08-04 10:21
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学团队25人赴延安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举办此次活动是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具体举措。

学史崇德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徐健,副院长梁颖涛,中国国学纪念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长征纪念馆联盟理事会会长、陕西省国协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建儒教授参加了开班仪式。徐健在动员讲话中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到这来学习,就是要赓续延安的精神血脉,夯实理想信念,加强团结合作,增强学习意识和奉献精神,提升本领才干和履职能力,更好地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向前进。

开班仪式结束后,张建儒教授作了《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讲座,围绕延安精神的起源,基础、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时代价值五个方面剖析了延安精神的时代光芒。伴随着张教授的讲述,研学师生们真切感受到革命战争的浴血奋战、艰苦卓绝和自立更生,并从中深刻领会了延安精神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师生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宝塔山、凤凰山革命旧址、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教育基地。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大家细致地了解了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对延安精神有了新的理解认识。聆听了党校老师讲授《延安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关系》《弘扬抗大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专题报告,进一步领悟延安精神,体会革命的来之不易。

研学团开班。钟钰双 摄
研学团走进南泥湾。钟钰双 摄
延安宝塔下合影。钟钰双 摄

寻根筑梦

为什么延安成为“茫茫黑夜中的灯塔”?为什么国民党空军上尉刘善本驾机起义来到延安?延安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吸引全国各地大批爱国青年和有识之士冒着生命危险,克服敌人的层层阻挠,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

带着这些问题,研学团队来到了延安清凉山。这里在红色延安时期又被称为“新闻山”,曾是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多家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祥地。

在延安新闻纪念馆里,师生们了解了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负责人向仲华在战火中的新闻坚守,看到了早期印刷的《参考消息》报,延安印刷报刊“马兰纸”,新华广播电台的送话器、发射灯泡和变压器等零部件。师生们领略了先辈们的革命风采,沿着老一辈新闻人的足迹,寻找新闻事业的根基与魂魄,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新闻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真正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研学团在延安新闻纪念馆参观。钟钰双 摄
研学团在延安党校参观合影。钟钰双 摄

实践成长

研学团25名学员采访了党校教师、讲解员、游客、当地居民,观摩了陕北民歌、安塞腰鼓等表演,了解了延安地区的民俗文化;探访窑洞民居,调研乡村建设,品尝陕北特色菜肴。

在延安宝塔下,研学团还组织了校歌快闪,重温入党誓词;在新闻纪念馆,研学团现场开展思政微课堂;在枣园、王家坪,研学团集体朗诵贺敬之的《回延安》,开展青年讲团课。团员们立下青春向党,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研学团还联合广西云、广西新闻网策划推出沉浸式学习教育节目《打卡吧!年轻人》。此外,研学团拍摄研学专题片,制作新媒体短视频等极大地提高了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结业典礼仪式上,老师与同学们交流了学习体会。广电系主任陈秋凌表示要践行初心使命、争取优异成绩,努力建设好一流学科、一流专业。青年教师王雪瑶说,此次延安之行,更加坚定了做好一名教师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创新教育模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学生李晓辰表示,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为国家发展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在延安纪念馆内拍摄《打卡吧!年轻人》
在梁家河第一口沼气池旁录制节目
在七大会址录制《打卡吧!年轻人》
研学团师生诵读《回延安》
研学团顺利结业。组图均为钟钰双 摄

(通讯员 林秀梅 郭凡 徐凌一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0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977139777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