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不忘教育初心 营造教育新生态

——学校“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实践探索

2022-07-12 15:03
来源:今日广西

今年春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二个学期,各地各学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坚持优化学校教育,抓实日常管理,坚决把“双减”工作落到实处,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做实“加法”和“减法”,让学生的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本人依据自身的30多年从教经验,对“双减”背景下教学如何提质增效提出的具体建议: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一线教师,更是站在了“双减”工作的主阵地上,更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到学习工作中去。在我看来,“双减”不是让学生远离学习,虚度光阴,轻视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不是在教育责任上撂担子。而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认真备课,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1.备课要“深”。即深入学习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探讨教法,依靠集体的智慧,深化集体备课的高效性。继续采取同学科 “同课异构”等集体备课基本模式。

2.上课要“实”。要“实”。即上有充分准备课,不搞花架子,做到关注学生,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课堂充满智慧,充满快乐,学校主抓领导要时刻关注学科的教学动态,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推门听课的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

3.教学要“活”。即不局限于教材,不局限于现成的模式,不死用教案,做到教有特色,教有风格,培养教师对课堂生成的驾驭和应对能力的提高。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教师改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课堂由“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由“对话为中心”转向“目标为中心”,形成以目标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学习兴趣,使课堂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同时,通过同课异构、示范课、精品课等全力推进新课堂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授课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新型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做到了真正的“减负增效”。

二、优化作业设计,加强作业管理。把学科作业设计纳入到学年的教研活动中,学校教师在设定基础作业的同时,安排分层式作业设计,特色作业设计等,切实做到减量增效。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巩固和深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形成技能,促进思维,发展智能的一项经常性实践活动,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必要途径。要根据不同学段课程标准,明确教材针对学科素养的“知识训练点”和“能力训练点”,根据训练点来设计作业,做到精准、精练,避免无效作业、机械作业。所有作业设计应注重形式多样,具有针对性、趣味性、活动性与拓展性,让学生在训练中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作业还应进行分层分类,即分为“必做”“选做”两种,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实现“减负”和“提质”相向而行。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不是不要作业,而是要减轻那些无效、重复、机械的作业,这就要提高学生作业质量,设计上达到“精”。而优化作业设计是校内提质的重要一环。做到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内容分层、自主选择,能保证每一份作业的有效性,让“双减”在课堂教学真正落地。学校根据每课时教学内容及目标,组织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科学合理地设计出学生课堂练习,重在一课一练,随堂完成;鼓励教师积极教研,创设新颖练习题,以教师的精讲善问为学生的随堂练习赢得时间,帮助教师通过学生课堂练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向45分钟要质量,提升教学实效。力争使课内作业课时化、课外作业多样化、日作业多样化、周作业整理化,促进学生进行回顾与发展,提高学生的宽广的视野,学习热情,积累学习方法。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布置只有打破知识本位观念,着力于内容的针对性、形式的多样性、难度的层次性、应用的灵活性,呈现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作业的提质增效。

三、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课后服务学校逐步推出“完成作业+兴趣小组活动”模式,在“双减”背景下,学校的课后服务有两大任务:一是教师应辅导学生及时完成课后作业: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而课后服务并非是一种补课行为,应是“辅导作业+课外活动”模式。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这样,不仅解决了许多家长不能及时接送孩子的难题,减少了家长辅导作业的重担,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为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拓展综合素质,学校以自习答疑辅导为主,以开展特色活动,培养兴趣为辅,采取个别辅导、答疑解惑、心理疏导,兴趣特长等,杜绝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并看护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打造校园安静、学生安全、家长安心的服务。

学校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实现提高课堂效率、开展新颖活动、家校共育共赢齐头并进,让教育更有“温度”,打造“双减”政策下的学校教育新模式。  ( 覃亮明 )      

 

0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977139777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