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聚焦新课标 提质增效有方向
——记岑溪市第三小学2022年秋“五韵课堂”集体研修活动
今日广西岑溪讯(通讯员:欧宝霞 黄静琳 叶欣雨 廖欣)初冬暖阳日,教研正当时。为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优化学校课堂教学,全面做好减负提质,进一步推动三小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发展,11月9日——11日,岑溪市第三小学迎来了以“聚焦新课程标准,致力减负提质”为主题的2022年秋季期“五韵课堂”集体研修活动。


梁煜敏老师执教的《蝴蝶的家》一课,从蜜蜂、蚂蚁等动物的家在哪的问答中,顺势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蝴蝶的家在哪?”紧扣阅读单元自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指引学生自主“读课文、提问题、分类问题、筛选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既巩固提问单元策略的知识,又通过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构建思维支架,“思韵”无穷。

刘丽萍老师执教的《我要的是葫芦》,根据低年级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巧妙地运用对比法,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让学生在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到感叹句和反问句的强烈情感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乐韵”满满。

科研处潘燕焕副主任执教的《夏天里的成长》一课,在教学中紧扣新课标,立足本单元语文要素,结合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和补充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句选择具体事物描写夏天的生长。整节课把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扶放有度,锻炼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扬韵”十足。


蒙琳焕老师执教的《10的分与合》,以打地鼠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蒙老师善于彰显“思韵”魅力,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掌握10的分与合。在经历探索10的分与合的过程中,体会分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整节课轻松愉悦,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范维娜老师执教的《平移和旋转》一课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范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孩子们在自主观察、思考、操作中逐步感知并理解平移和旋转。范老师设计了“数学书的移动”和“指针的转动”两个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孩子们在“巧韵”无穷的数学活动中感受平移和旋转的奇妙。


李艾琳老师执教的英语课《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通过歌曲活跃课堂氛围,带领学生探索“晚餐吃什么”的提问及回答,并以食物为线索串联起文本教学与拓展延伸,教学设计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懂得健康饮食、科学搭配的重要性,进一步体现了知识的生成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潘梦林老师执教的音乐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以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动画版视频导入课堂。潘老师使用京剧腔调与学生们互动交流,让孩子们在“情韵”悠悠的课堂中了解京剧的主要唱调和感受唱腔韵味,京剧独特的魅力和潘老师悠扬的歌声让本堂课美不胜收,从而更好地发扬传统文化。

陆金诚老师执教的美术课《时间告诉我》是一节手工课。以夸张搞笑的奇妙钟表王国动画把学生带入风格大胆、造型夸张的钟表时间里。学生们通过“折纸添画”的形式设计出一块块有趣的手表,在对美的创作中感受“巧韵”的魅力。

梁浩杰老师执教的体育课《高杆抛绣球》,通过五彩斑斓的绣球使整节课集趣味性和互动性于一体。梁老师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再指导同学们分层跟进练习,较好地培养了快、灵、准的体育技能和体能素质,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孩子们融入充满“乐韵”的课堂,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民族体育的文化特色。


授课教师就教学活动目标达成度、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



听课教师们各抒己见,对活动中的亮点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就如何把握教材、调控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大家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夯实了基础。

黎妙清副校长、黄红静主任和叶仪婵副主任结合“五韵”课堂艺术,对本次集中教研活动的教学效果给予肯定,同时也精益求精地提出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鼓励教师们要互相借鉴、交流、促进,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岑溪市第三小学必将再接再厉,聚焦新课标,驶进新航线,让美丽的新课标之花,在三小未来的教学征程中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