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禁毒清风拂全州  山歌嘹亮润瑶乡

2025-08-20 10:01
来源:今日广西

今日广西桂林讯  盛夏的东山瑶族乡,云雾缭绕如诗如画。海拔800米的清凉山区,拂面的清风中回荡着山歌的旋律,飘落在青石板路与古民居之间。上塘村波光粼粼的池塘中,只只野水鸭悠闲地在浮萍水草间觅食戏水,与身穿五彩瑶族服饰的乡亲、身着浅蓝警服的民警相映成趣,构画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彩墨画。这一幕,正是全州县禁毒宣传深入瑶乡的生动剪影。 

山歌传法,唱响禁毒强音  

“禁毒宣传进瑶乡,兄弟姐妹聚一堂……”清晨,位于上塘古村口的华塘学府中,瑶族歌王奉建英带领瑶姐瑶妹,与派出所民警欢聚一堂,姐妹们手把手地教,民警一字一句地学,这样的场景在瑶乡已成常态。

东山瑶民爱唱山歌,民警便拜师学艺,只为把法治宣传唱进群众心坎里。大家以山歌对唱的方式,将禁毒、反诈、交通安全知识编成歌词,化作婉转悠扬的乡音,除了在“三月三”“盘王节”等传统节日里与群众互动,农闲时节更是进村入户,走访+宣传+服务,让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以前发传单,老人小孩看不懂,识字的又嫌枯燥麻烦不愿看。现在唱山歌普法,连放牛娃都能跟着哼。”所长雷雨忙碌一早上擦着额上汗水感慨地说。非遗文化与法治宣传的碰撞,让禁毒知识如春风化雨,就连不识字的阿婆阿公、懵懂孩童都知晓“罂粟不是菜,一蔸也犯法......”。 

踏查织网,筑牢无毒屏障 

一大早,东山坳的雾气还没散尽,民警带领联合踏查队就出发了。“这片老屋场荒了三年,但不能忽略。”队员拨开齐腰的茅草,鞋底沾满露水,这样的“拉网式”踏查已成常态。

东山乡曾有种植毒品原植物罂粟的历史,但近十年来未发现一株毒苗。这背后,是县、乡、村三级联动的“铁脚板”功夫。每年从初春到盛夏,民警抓住罂粟种植和生长的重要时机,翻越1600余亩山地开展“拉网式”踏查。

每当禁毒人员登门走访,村民总会捧出自家地里收获的西瓜、蜜梨,泡上一杯瑶乡红茶,拉着民警歇脚小憩:“太阳大,出汗多,走累了喝口茶再走!”警民围坐,交谈的不仅是禁毒、反诈、交通安全,还有家长里短、民情民意。这种“接地气”的走访,让禁毒成了家家户户的“分内事”,男女老少的“口头禅”。   

走进东山瑶乡,村里村外新绘制的禁毒墙体标语,让村道成了“会说话的禁毒课堂”。最让乡亲们津津乐道的,是瑶乡的“三级联查”机制:民警查重点区域,村干查承包地和房前屋后,护林员查山林。

云深路远,坚守瑶乡平安   

东山瑶族乡地处湘桂交界地,东北与湖南三县接壤,南邻灌阳,183个自然村如星子般散落在崇山峻岭间。在这个常住人口3.5万的瑶乡,东山派出所仅有的3名民警和4名辅警,却用脚步丈量出坚实的禁毒防线。 

每年3月起,这支“七人小队”便联手政府禁毒人员,翻山越岭早起晚归开启“拉网式”踏查。他们的坚守不止在田间山野。

在充满生机的校园里,稚嫩的童声正朗诵禁毒儿歌。今年以来,派出所走进全乡各所学校开展14次宣教,禁毒宣传栏、宣传画册是孩子们最好的教科书。

从山歌对唱到田间踏查,从非遗传承到火塘夜话,全州的禁毒宣传因“瑶乡特色”而鲜活,因警民同心而有力。在这里,法治的种子随着山歌扎根,在云雾深处绽放出平安之花。正如瑶族同胞所言:“禁毒山歌唱响了,幸福日子更长了!”(文/曾卫玲  图/蒋科)

 

 

 

0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377111831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