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醉在瑶寨不思归

2025-09-10 11:00
来源:今日广西

到瑶寨送教已结束三年时间,但我与瑶寨的感情一直未断,趁暑假还未结束,我邀上两个年轻男老师到阔别已久的瑶寨去看望一个特殊的学生——卢某松。

卢某松是个残疾学生,患小儿麻痹症,先天性聋哑,不能行走不能说话,只能靠手脚并用在地上爬行,嘴里时不时发出“汪汪”的怒吼声。到了入学年龄,他只能呆在家里,一个人偷偷地从虚掩的门缝中看着邻里的小伙伴挎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然后含着眼泪沮丧地关上房门,整天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为了让他能学到知识,学校派我给他上门送教。从此,我与瑶寨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车子开进了瑶寨,我透过车窗,突然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我们的车停放在瑶寨中心的空旷位置。下车环顾四周,啊!这哪是以前的瑶寨!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条蜿蜒盘旋的水泥主路像一条腰带横绕整个瑶寨,并且分别延伸至每家每户门前,一座座装修别致的楼房拔地而起,整齐划一。“柴门闻犬吠”已成为历史。以前每家门前挂着的鸟笼不见了,而是停着轿车。户与户之间由水泥小路链接。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以前那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和满地都是羊粪牛屎让人无从下脚的场景已不复存在。原来萧条静谧的瑶寨如今变得繁华喧闹起来。太阳慢慢地收住了它的亮光,农归的人们赶着牛羊牵着马匹也陆续到家了。落日的余晖、归来的人们构成了一幅悠然自得的山村晚归图。

我实在是找不到卢某松的家了!我的记忆里卢某松的房子是一层砖混结构平房,又矮又旧,墙体的水泥浆已基本脱落光,房子旁边联建着猪、牛、羊圈。门前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随时都有可能踩到埋伏在水洼里的牛屎。在一个老伯的指引下,我终于找到了他家。原来他家已建起了两层楼房,屋外还装上了瓷砖,落日的余晖照耀在镶有金边的瓷砖上闪闪发光。楼房旁边的猪羊牛圈已不见了。在阳台上玩耍的几个小孩看到我们的到来,立即往屋内边跑边喊:“卜彩糯喽!卜彩糯喽!”(瑶语:老师来喽!)。大人听到喊声连忙出来迎接。卢某松听到了我的说话声迅速从屋内爬出来,蹭在我的身边手舞足蹈,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虽然我听不懂他说些什么,看不懂他比划的内容,但我明白他一定很想念我。邻居们见有客人到家,都不约而同地向卢家走来,一时间卢家挤满了人,有昔日的学生,有年迈的老头,也有成熟的中年妇女……一声声老师好,老师辛苦啦!叫得我们心里甜滋滋的。以前腼腆害羞的女孩,现在变成了漂亮的大姑娘,以前经常捣鸟蛋套画眉而迟到的男孩现在已是健谈的小伙子。主人捉来鸡鸭,邻居们纷纷帮忙下厨。除了下厨的人,其余的都围在我们的身边一起聊天。当我问到瑶寨这几年靠什么发展这么快时,在一旁一直没说话的队长抖了抖烟灰开始说话啦!“说起瑶寨的发展还得感谢国家的帮扶政策。比如“产业奖补”、“套种复种补”、“耕保补粮补”等政策的实施,大大地激发了农民种养的积极性,原来丢荒多年的土地现在大家又去开垦出来种上粮食,粮食打多了养殖就不愁了,种养出来的农产品又有政府帮忙线上销售,不愁销不出去。我是2015年脱贫退出户,这几年我完全靠养牛养猪鸡鸭得钱起的房子。”“养蚕也是个好项目,政府补助盖蚕房和种桑苗的钱,投资少见效快,这几年我一年养蚕收入五六万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在家又得照顾小孩读书。养蚕的工作小孩和老人也能帮忙做。我们瑶寨就有六七家原来是精准扶贫户,现在靠养蚕脱贫致富了,都盖起了楼房,还购买了轿车。”一直在外打工的韦老哥插嘴了,“我明年还要扩大种桑面积和增加蚕房设备,一年收入十来万是没问题的。”年轻小伙子卢某元也开腔啦!他说:“就业帮扶也是个好点子,现在政府每年都来村里开展技术集中免费培训,我们学到了技术进厂容易多了,工资也高得多。再加上我们县人社局年初都会发出就业劳动力务工招聘信息,不一定要到广东进厂,也可以就近上班的。”……村里留住了人,农民在家里有了收入,家庭富裕了,证明了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路子是正确的,瑶寨的发展只是当前农村的一个缩影,农村的生活正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乡村振兴?

谈话之余,鸡鸭等佳肴已摆上了餐桌。热情好客的瑶胞们硬是先把我们推到餐桌上方坐好,然后再按辈分依次落座。

女人们在我们旁边站着吃饭,以便随时为我们打饭、倒酒、

夹菜之类的工作。拿出自家酿的米酒来招待客人是瑶族同胞最高的礼节。他们那淳朴、热情、善良的民族风情在推杯换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瑶族同胞最喜悦的是唱歌敬酒,主人唱歌敬酒,客人接过酒之后也要唱一首答谢歌,只要答对了这酒就不用喝,不唱或者答不对那是一定要挨喝的。酒过三旬后,不知有谁说了句“有酒无歌不兄弟”。随后,微微醉的主人便端着酒杯向我开腔了:“锡壶装酒白莲莲,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诚意来敬你,敬你好比敬神仙。”,“一杯美酒迎客来,手持银杯把酒抬;远方贵客喝一口,瑶家情谊记心怀。”由于我不会唱山歌应答,又盛情难却,只好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顿时,屋内沸腾起来,好比拉开了歌匣。几个瑶族姑娘轮换端起酒杯唱着歌向两位年轻老师敬酒:“青丝白发一瞬间,年华逝去向谁言?阿哥若有恋花意,何不把妹趁早连?”,“千里有缘来相会,美酒飘香歌声飞;壶中装满幸福酒,先请朋友喝一杯。”跟我同行的年轻男老师也不会唱歌,一时语塞,羞得满脸通红,被几位瑶族姑娘活活地抓起灌了三碗酒。她们见我们都不是唱歌的料,只好自己随意对唱起来,“如今生活实在好,芝麻开花节节高;晚上烧鸭送啤酒,早上牛奶泡油条。”,“脱贫是块功德碑,高高立在民心扉;把党恩德碑上写,千秋万代放光辉。”……山歌一首高过一首,歌声一浪高过一浪。欢声笑语荡漾在瑶寨的山山岭岭,荡满了我们的心田。我们沉醉在歌海里,沉醉在友情中。

入夜了,太阳能路灯一盏一盏依次亮了起来,高高的瑶寨灯火辉煌,住在堂皇华丽的楼房里,仿佛在空中楼角一般。

歌醉了心,情醉了魂,酒醉了人。我们醉在了瑶寨……

 

 

作者:中亭乡积善小学   杨胜奎

0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377111831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