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26发子弹击毙23名越军!他被誉为老山英雄,“东山第一枪”

2022-08-31 08:27
来源:大国将令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收复老山的战役中,涌现了一位被誉为“东山第一枪”的老山战斗英雄,他单凭26发子弹就击毙了23名越军,作战素质极强。

参军入伍

这位“东山第一枪”的兵王名为张勇,他于1963年出生于江苏宿迁,家里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父母为了让张勇可以出人头地,把他送到了县里最好的高中读书,如果张勇成功考入大学,那么也许他的人生会是另一种结果。

然而,尽管张勇在高中里的读书相当刻苦,但作为一个农村娃,他的一切功课都只能靠自学,因此张勇的读书成绩比较平庸。在1981年6月的高考中,张勇名落孙山,与大学失之交臂。

但命运给张勇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窗。同年9月,因为高考失利而心灰意冷的张勇从同学口中得知了解放军征兵的消息。

虽然张勇没能考入大学,但拥有高中学历的他,完全满足参军入伍的学历要求,再加上参军在十里八乡都是值得自豪光荣的事情,因此张勇决定走参军的道路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张勇出身农家,平日里经常上山干活,锻炼了良好的体魄,因此张勇的体能选拔也顺利通过了。就这样,张勇穿上了崭新的军装,胸前带好了大红花,告别父母,登上了前往部队的火车。

来到部队后,这里的一切都令张勇大开眼界,他感到自己见识到了许多山村里见识不到的事物,眼界得到了开拓。因此,带着这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张勇积极地参加各项训练,都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老山战场

在部队里,张勇最拿手的科目就是射击训练,这和他在从小在山里锻炼出的出色目力有关,张勇的老班长甚至觉得他的目力完全可以当飞行员了。在连队集训时,张勇是射击成绩最好的新兵。

不过,1986年,张勇所在的第27集团军就接到了开赴老山前线的命令。当时越军不甘心在对越反击战中的惨败,趁着解放军撤回本土,抢占了老山阵地。一开始中国试图以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但在遭到越南的拒绝后,中国便决定发起老山收复战。

击退侵犯的越军后,解放军各地部队开始“轮番上阵”,拿越军当实战训练的对象,这一年便是轮到了张勇所在的部队。

来到老山战场的张勇开始崭露头角。作为射击精英,团里特意给他配发了79式狙击步枪,让他承担狙击手的职责。从上阵地的那一天起,张勇就凭借在之前训练中掌握的技能,发挥狙击手的作用。

在张勇所在的老鹰嘴阵地对面,有一个越军炮兵阵地,他们常常用大炮轰击解放军阵地,令人头疼。于是张勇盯上了这支越军。从1987年11月开始,张勇密切观察该阵地的越军行为模式,在摸清这个越军阵地的构造后,他开始了狙击特种作战

在后来的4个月里,张勇以一名优秀狙击手的素养不断狙杀老鹰嘴阵地对面的越军炮兵,那些负责测算炮火校正的越军观察员没有一个逃得过张勇的子弹。而且越军每补充一个观察员,没过几天就被张勇击毙了,即使后来越军也派出狙击手进行对决也无济于事,越军的狙击手也被张勇逐个击毙了。

东山第一枪

张勇的狙击作战引发了越军的恐慌,到后来,这个炮兵阵地已经名存实亡,越军连出来测算炮火弹道的胆子都没有,只能在地下工事里瑟瑟发抖,每天随意打几发炮弹应付上级。张勇给老鹰嘴附近的越军带来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据我军观察员统计,张勇的狙击作战累计击杀了23名越军,而且他几乎都是一枪毙命,总共也只用了26发子弹。就这样,张勇凭借神准无比的狙击作战赢得了战友的赞誉,大家都把他称作“东山第一枪”,一名狙击新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在1988年3月,因为张勇的战果极其突出,因此他被团里拟定了一等功,部队打算把他暂时调回后方,参加英模巡回演讲。但本性朴实的张勇自认为不擅长搞宣传,比起在人山人海前演讲,他更习惯在老山前线与自己的79式狙击步枪待在一起。

但这个决定再度改变了张勇的人生。同年4月26日,张勇和连队侦察班一起出发,去执行一个危险的任务--抓越军的“舌头”,也就是从越军阵地直接抓俘虏,收获情报。然而,在这次行动中,张勇不幸触发了越军设立的诡雷,当场壮烈牺牲

与张勇一同执行任务的战友悲痛不已,但他们还是咬牙完成了任务,将两名越军俘虏以及张勇烈士的遗体带了回来。对于张勇的牺牲,团里也极其痛惜,他距离拿到一等功证书恐怕只有不到一个月,但就这样匆匆离开了人世。

最终,军委追授张勇一等功,并以官方的形式将张勇称作“八里河东山第一枪手”。这也是对张勇烈士最好的纪念了。

0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977139777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