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共研促提升,同课异构展风采
——博白县2022年“三位一体”主题教研同课异构观摩研讨活动在博白镇第四小学举行
今日广西博白讯(通讯员:赵宇浩 黄荣芳 卢小英)为了扎实推进广西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运用“三位一体”的主题教研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ZJY125)的研究工作,探索“三位一体”主题教研模式框架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三位一体”主题教研的推广与应用,提升教学质量,11月18日,博白县2022年“三位一体”主题教研同课异构观摩研讨活动在博白镇第四小学举行。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卢啸,博白县教研室教研员、博白县名师工作坊小学语文坊坊主卢小英、博白镇第四小学校长莫燕山以及各镇语文辅导员、教导主任和学科骨干教师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卢小英主持。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同课异构的授课内容为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博白镇第四小学陈英老师结合该校“三环四步”教学模式,课前,她用“正反方向”游戏和学生互动,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她采用复习导入,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场景?既检测了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又为此节课学习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小组合作探究上,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学习内容,以学习任务为驱动,整合场景,突出要展示重点,抓住影响最深刻的部分(寻找母亲——母亲塞钱给我),指导学生品读重点句段,想象描写的场景和细节,体会“慈母情深”,并且通过重点进行展示,体会文本的表达效果。其余的学习任务,则让学生有不同的汇报方式。学生展示哪一个任务教师就指导跟进哪一个任务,以学代教,以学生的学习思路为教学思路,盘活课堂,以达到教学内容的优化。在指导学生品读重点句段,想象描写的场景和细节,体会“慈母情深”的同时,教师让学进行课堂小练笔,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当堂进行仿写,既注重了写法的迁移,也使得文中关于场景、细节等描写方法得到完整的再现。既落实了听说读写语文学习能力的训练,也在读写结合中深入还原作者文本创作时的情感表达。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英桥镇谢樟村小学罗玉英老师结合该镇六步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复习引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合作探究,共解疑难”“展示交流,质疑点拨”“练习巩固,达标拓展”“总结归纳,畅谈收获”六个教学步骤,综合运用了学思结合、学练结合,读写结合等原则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指导得当,学习氛围浓厚,达成本课教学目标,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评课交流环节,老师们从新课程标准出发,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仪态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评价,不仅给予执教老师高度的评价,并且就自己的观课心得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现场研讨氛围热烈,为今后教学中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标。
经验分享环节,博白镇第四小学政教处副主任徐运妃作《优化精心优化教学模式,着力构建高效课堂》的经验分享。她回顾博白镇第四小学的课改历程,对四小“三环四步”教学模式进行解读。从“教学流程的优化”“学习内容的优化”两个方面,对如何优化教学模式,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作了心得分享。该教学模式优势凸显,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了师生的合作性,注重了教学的突破性,注重了课堂的生成性,注重了语文的实践性。
英桥镇中心小学语文老师张成英作了《优化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经验分享。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采用:“目标问题化,过程活动化,活动目标化”的策略与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形成具有实效性的“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她从“研读教材,精准定标”“细化落实,依标导学”“学练结合,达成目标”三个方面,结合这一模式,她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第二课时为例,具体详细地对“六步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阐述,达到教学策略指导得当,课堂教学优化显著的效果。
专题培训环节,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员卢小英作了《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专题讲座。卢教研员结合当前我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从优化教学目标、学习方式方法、课堂学习流程、作业设计、小组建设等方面分享了如何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并提出了要扎实推进“三位一体”主题教研、继续优化深化教学模式、加强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等建议。
最后,广西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运用“三位一体”的主题教研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组长卢啸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布置了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主题教研促提升,同课异构展风采。本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以“双减”和新课标为背景,为教师们创设观摩学习、取长补短、共研共教的展示交流平台,为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推进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能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