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共研共论共进步,共享共赢共成长

——梧州市刘浪燕名师工作室与梧州市黄观南名师工作室开展联合研修活动

2023-06-25 10:10
来源:今日广西

6月19日上午,在这个雨润百谷,万物生长的好日子里,梧州市刘浪燕名师工作室与梧州市黄观南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主题为《立德树人视域下基于小初衔接的学习能力培养》的研修交流活动。岑溪市教科所所长莫英松,岑溪市教育局人事股林兆海主任,岑溪市第三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谢圣方,岑溪市实验小学校长莫斌,岑溪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梧州市刘浪燕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浪燕,岑溪市第三中学工会主席、政教处主任、梧州市黄观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观南以及两个工作室的成员参与本次研修活动。我们不负时光,齐聚一堂,奋橙笃行,扬帆远航!

参加活动领导
岑溪市三中校长谢圣方致词

活动伊始,岑溪三中校长谢圣方进行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对各位领导和工作室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还肯定了近年来实验小学为岑溪三中输送了优质的生源,同时希望两校之间的联合研修活动和各方面的交流活动越来越多。

岑溪市实验小学莫斌校长发言

莫斌校长十分感谢谢校长对实验小学到三中来就读的孩子的高度评价,同时介绍了刘浪燕名师工作室“1358琢玉工程”的做法和成效,也勉励两个工作室的成员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岑溪市教科所所长莫英松发言

岑溪市教科所所长莫英松肯定了本次联合研修活动的意义,他希望工作室的每位成员都应该认真思考小初衔接该从哪里衔接,怎样有效衔接?此外,他还指出:小初衔接包括心理、生活、学习方面的衔接,孩子们生活上要自立,心理要独立,学习要自觉。

刘浪燕名师工作室成员合照

 

以“课堂”为媒,搭好衔接之“桥”

 

翟青凤老师执教《网上交友新时空》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高效的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本次联合研修活动,梧州市黄观南名师工作室成员翟青凤老师执教主题为《网上交友新时空》的道德与法治课。翟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图片、故事、视频等,让学生明白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教学语言生动,课堂氛围良好,学生参与度高。梧州市刘浪燕名师工作室成员钟枝林执教主题为《寻找古诗中的“童趣”》的语文课。钟老师通过学生诵读、小组讨论、学生发言等形式带学生进入古诗中的“童趣”,这样一节精彩纷呈、韵味无穷的古诗群文阅读课引起了在场教师们的深刻共鸣。

钟枝林执教《寻找古诗中的“童趣”》

 

以“讲座”为研,赋能衔接之“力”

张富菊讲座

接着,梧州市刘浪燕名师工作室成员张富菊就小初衔接作了《加强习作过渡,做好小初衔接》专题讲座。她从审题立意,认真选材,合理构段,言辞达意,巧法点拨方面阐述了小学习作和初中习作教学的区别,此次讲座让我们认识到小学习作教学和初中习作教学的不同,更清晰了小初衔接的教学思路。

刘浪燕讲座

梧州市刘浪燕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浪燕也作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教学的无缝衔接》专题讲座,讲座中让我们了解了小初之异同,要有的放矢,做好小初衔接的准备,同时指出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存在学习的节奏上区别,并提出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要从预习、听课、养成习惯、注重阅读、学习心态等方面出发,结合孩子自身特点做好调整,迎接初中的到来。

 

以“交流”为点,倾听衔接之“声”

 

专题讲座结束后,进行了评课环节,为两节小初衔接课提供数据分析和课堂诊断建议。老师们共研共思,各抒己见,开启了一程心灵碰撞的教研之旅。

岑秋燕
刘妙坤
王立志

最后,由教科所语文教研员、刘浪燕名师工作室成员陆平老师做了总结发言。她首先对两节课例进行了中肯的点评,同时指出小学到初中的三大改变:教学内容的改变,学习方法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改变。最后向我们小学生提出了几个建议:1.潜心练字2.坚持阅读3.重视写作4.背诵经典5.走进社会。小初衔接,是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接力棒的顺利交接,做好初小衔接,就能让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的初中学习生活,从而为有效的进行初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科所语文教研员陆平老师做总结

共研共论共进步,共享共赢共成长!在今后的教育路上,老师们将会继续立足课堂、潜心研究、不断实践,让教育有温度、有梯度、有深度、有宽度,抓好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让教育之花更鲜艳!(刘浪燕  陈海妮  陈玉连)

参加活动全员大合照

 

 

4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977139777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