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即将消失的声音:学好三茶方言助力乡村振兴
语言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方言作为一种文化记忆、文化基因对个体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积极抢救方言及其存在的文化碎片意义重大。资源县三茶村土话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土话承载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甚至一些已经消亡的文化和事物在土话中也留下了痕迹。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中会讲土话的人将越来越少,土话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面临着濒危的境界。因此对土话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开展全面的调查记录、收集和保存已迫在眉睫。

2023年7月20日,北京语言大学王倩倩博士赴我村就方言的种类、使用人口数量、特点等情况进行专题调研。驻村工作队积极参与调研工作,与王博士一同深入田间地头对土话1000余个常用字进行了调查,并用国际音标对土话进行了记录。

保护、保存好本地的汉语方言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不仅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振兴、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语言不仅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彼此情感的重要维系,而沟通是方式,干实事、解决百姓的问题才是最终目的。为进一步拉近与村民之间的关系,三茶村驻村工作队员们也始终在学习当地语言,融入村民的所想所盼。在王博士的指导下,三茶村驻村工作队员们逐渐掌握了学习方言的技巧。
下一步,三茶村驻村工作队将持续扎实做好入户遍访工作,多参与村民的生产生活,更好的联系群众,以共谋发展、共话乡村振兴。(曹艺文、谢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