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长生露”走进政协委员会客厅,更是走进寻常百姓家,全民健康,才有全民小康

2021-03-09 10:17
来源:今日广西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王亦凡) “你现在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建议挂号治未(wèi)病科。”

       “医生,我没有得胃病啊!”

       这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对话,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医院里。究竟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科是看什么病的?带着这些疑问,本期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委员会客厅》节目邀请到了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和企业代表,以“关注治未病,助力健康中国”为主题,共同探讨“治未病”背后的奥秘。

       治未病 防未然

       “治未病”中的“未”,其实是“未来”的“未”。

       “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未病先防’,在没有生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如果得了病,要想办法控制病情不向更重的方向发展,危及我们的健康。”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作了一番浅显易懂的解释,“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

       尽管“治未病”这一概念还没能为人所熟知,但在方来英委员看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治未病”理念的实际应用。他认为,无论是用醋熏来预防感冒,还是端午节熏艾草,都能够说明“治未病”早已在群众中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治未病”源自传统的中医思想。最早源于《黄帝内经》中的“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之后,中医先贤们代代传承下来。

       但要从这些朴素的观念发展成为系统的“治未病”理念,推陈出新,把这一健康模式落到实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指出,在这个过程中要讲究现代科学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适当的卫生策略,科学“治未病”。

       “人们追求‘治未病’,根本目的在于减少生病。这个需求是从古至今都存在的。”要达到这一目的,王宜一语道出了“治未病”的本质:“重点就是一个‘防’字!”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生病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现在才知道健康有多重要!’”

       这是王宜委员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医者仁心,每每听到这句话,她都希望人们能够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就提醒自己关于“健康”的重要性,而不是躺在病床上时才“追悔莫及”。

       无论是现代医疗还是中医药传统观念,预防都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因此,通过推广“治未病”的理念,能够让每个人心中都能绷起一根“健康”的弦,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

       王宜认为,提倡“防”大于“治”的“治未病”理念,使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加班、熬夜、久坐不动,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年轻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与疾病仅有一步之遥。要消除这些危机警报,就要用“治未病”的理念引导自我进行健康管理,尽早采取行动预防疾病。从事食疗营养领域多年,她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年轻人不能过度节食或者暴饮暴食,要注意饮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预防疾病方面,运动健身的作用同样关键。“我喜欢骑车,能够锻炼全身,还可以保护关节。”方来英委员强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这样才能够坚持下来。

       “中医药的春天真的来了”

       “治未病”有这么多好处,为何之前在临床救治中却不受重视?很多人并不知道医院开设有治未病科,更不会主动去治未病科了解自身健康情况。

       对这一问题,方来英表示:“基层百姓对于疾病预防理念仍然理解得不够深刻。虽然中医药本身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但是,在合理膳食、全民健身、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仍然欠缺。”同时,由于医护人员少、病患多,长期以来我国都处于重治疗、轻预防的状态。

       但是,随着近年来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在人们从衣食住行到健康消费的过程中,人们对预防保健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王宜认为,“治未病”的健康理念开始逐步为人民群众所知,这也与国家层面的健康战略不谋而合。

       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逐渐推广开来。人们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中医预防保健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加。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优势也逐步应用于预防保健、医疗救治的全过程。中国抗衰老促进会长生益寿分会会长、中健长生露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聚宝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这个疫情防控的“五早”原则,其实也是“治未病”理念的实际运用和体现。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长生益寿分会会长,中健长生露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聚宝

       “‘治未病’理念在疫情防控中成功应用,使传统中医药的认可度大大提高。”陈聚宝认为,全社会层面对中医药的高度重视,为中医药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建设健康中国,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角色不容忽视,就是通过科研手段助力大健康发展的健康领域企业。现代科技让传统中医插上了灵动的翅膀,中医现代化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陈聚宝表示,作为企业经营者,要深耕公众健康保障领域,加强企业的研发工作,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继承推广中医药文化的精华,致力于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全民健康的实现贡献力量。

       “中医药的春天真的来了!”进一步加大中医药传承力度、发挥中医药优势,不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也对健康中国的未来发展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0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977139777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