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工业机器人 争做大国小工匠
——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初级中学初一研学活动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当书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为丰富学生们的生活,让学生走出校园,开拓视野,进入社会综合实践大课堂。同时培养学生们的自立能力、集体主义观念,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兴趣,引导学生们为民族工业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和骄傲。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初级中学2024年12月13日开展了以“初探工业机器人 争做大国小工匠”为主题的七年级研学活动。
本次研学活动的地点为: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博物馆。
早上8点30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乘车前往研学基地。路上扬起的张张笑脸,表达同学们对研学的期待和喜悦。清晨的曙光照亮前行的路,我们带着梦想出发,勇往直前,不负韶华。




抵达研学基地,同学们的目光被国之重器的宏伟所吸引,辅导员们带领各班师生分组参观了福达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曲轴公司、重工锻造以及阿尔芬大型曲轴等。通过辅导员讲解、师生实地现场观摩、同学们探索解疑,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曲轴的价格、重量以及应用领域,增长了锻造工艺知识,了解了关节机器人、桁架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并明白了其背后的社会价值和价格背后的深远意义。当得知我国尚未拥有大型曲轴锻造设备,原材料还需依赖进口时,同学们的内心波澜起伏,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


在“福达人才画像”主题课上,同学们认识到,年龄、样貌、性别并非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学历、专业、性格、执行力才是关键。当他们齐声朗读985、211等顶尖高校名单时,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同学们明白了,要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超越机器人,用智慧驾驭人生航向。

互动体验环节,同学们化身为工程师,携手制作工业机器人。在小组分工配合的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当液压机械原理驱动的机器人灵活摆动,机械手臂成功抓起物品时,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同学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午后绿茵场上阳光正暖,为同学们安排了一场磨砺团队精神的拓展活动。通过拓展环节,同学们再次锻炼了团结协作能力,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灿烂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的一抹暖阳,驱散了寒冷,温暖了人心。这场研学之旅,让同学们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成长。


活动的最后,同学们来到了桂林博物馆,分别参观了梅瓶馆和画里人家馆。在这里,他们领略了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同学们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本次初探工业机器人研学是一次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展示“中国制造”的燃擎之旅。让同学们亲眼见识中国制造的能力和魅力,零距离对话现代工匠和工业机器人的工作生产线,在心中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我校同学应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点燃心中的创新之火,磨砺意志,锻炼技能,为实现我国工业强国的梦想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 ![]() ![]() ![]() ![]() | ![]() ![]() ![]() ![]() ![]()
|
(丁海啸、育博研学辅导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