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峨三小:心理健康教育赋能“双减”新实践
今日广西河池讯 4月18日,天峨县第三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教研活动。心理教师李知意匠心打造的“善于沟通不误会”课程,借助沉浸式教学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锻炼沟通能力,为“双减”政策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增添了新的动力。
课程采用“三维互动”教学模式,设置“破冰传话”“情景思辨”“实战演练”三大模块。在“悄悄告诉他”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趣味传话挑战。当最后一位同学将“每天都要认真听课”传成“每天都要认真听歌”时,现场响起会心的笑声。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更让学生直观体会到信息传递的偏差性。

活动现场
李老师别出心裁地引入漫画《秀才买柴》作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一古语的深刻内涵。在“语言诊疗室”环节,学生们匿名写下最不愿听到的负面话语,经归类分析发现,68%的伤害性语言源于不当玩笑,而32%涉及人身攻击。这种具象化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语言暴力的危害。

师生交流
课程创新设置“美好寄语”实战平台,通过情景模拟训练沟通技巧。在“借阅课本”“小组合作”等校园生活场景中,学生两两结对演练不同沟通方式。教师着重阐述了有效赞美的四大要素:真诚的眼神交流、具体生动的事例、恰到好处的表情管理以及合理的肢体语言运用。通过“理论+实践”的巧妙结合,超过90%的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能够熟练运用沟通技巧。

打造的“善于沟通不误会”课程
四十分钟的课程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内化”的转变。课堂监测数据显示,学生参与互动率从初始的47%提升至92%,沟通行为正确率提高了63个百分点。这种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的新模式,不仅丰富了“双减”政策的内涵,更培养了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正如课后学生反馈所说:“原来换种说话方式,能让我们的相处如此不同。”(苏鸿亮)
责任编辑:吉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