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各地教育、卫生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力保高考顺利进行

2021-06-07 20:4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7日消息(记者周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全国有1078万考生参加高考,比去年增加了7万人,创历史新高。共设考点7200多个,考场46.6万个,涉考工作人员140多万人。高考不仅仅是千万考生们的人生大事,尤其是在疫情防控之下,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担当。

为了保障高考安全展开,各地教育、公安、卫生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全力保障高考的顺利进行。

面对国内外依然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今年高考大部分省市都明确要求,参加高考的考生提前14天,也就是从5月24日起,实行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

天津市要求,协同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监测所有考生考前第14天、第7天、考前连续3天以及考试当天的天津健康码信息。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高招处处长王松岭介绍,特别是重点监测目前未在津考生,只有持“绿码”且体温正常的考生才能在常规考点的常规考场参加考试。

“对于像健康码为红码和橙码的学生,各考区也会在卫健、疾控部门的指导之下做好相关的处置工作。我们指定了两个医院的考点,一是海河医院,二是空港医院。对于疑似的、确诊的或者无症状的考生,这些考点已经准备完毕。对于各区又指定了两个定点医院,给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学生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包括治疗等。”王松岭说。

河北省要求,考试当天,考生凭准考证、身份证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记录表,或打印的河北健康码以及14天健康记录参加考试。考试期间考生健康情况要落实晨午检,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河北石家庄市第25中学高三班主任张妍提醒:“进入考点都会监测体温,如果你的体温过高,超过37.3摄氏度,就会让你休息一下进行复测,尤其是下午的时候,同学们一定注意避免直晒,如果复测完了之后体温还是略高,请各位考生不要担心,各考点会请相关的防疫人员妥善安排。”

今年,福建等8省市迎来“3+1+2”的高考模式。这种模式也意味着,考生除了依据自身爱好、特长选择选考科目外,还要兼顾拟报考高校及专业的招生要求。在进行选考科目的选择时就将其与今后的大学专业选择、未来的职业方向挂钩。

2021年,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辽宁、重庆等省市的高考将采用“3+1+2”模式,也就是,“3”是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今年起,8省市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3+1+2”的亮点在于将物理和历史作为首选科目,这样设置的初衷主要是考虑体现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以及对接各地中学教育教学实际。重庆市教委巡视员邱可介绍:“大家知道,物理是自然科学类的基础学科,而历史又是人文科学类的基础学科,把物理和历史这两个基础学科作为首考,会对考生进入高校进行专业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随着考试模式和计分模式有了新变化,8省市的高考考期也从2天变为3天。以湖北省为例,2021年高考考试时间变为6月7、8、9日3天,其中1天半安排全国统一高考科目,1天半安排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

0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977139777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