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研 以课促研
记岑溪市第二小学梧州市级课题《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创新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研讨课展示活动
今日广西岑溪讯(通讯员 黄维燕)为进一步落实梧州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创新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的研究工作。课题团队在主持人覃并彦副校长的组织下,课题组对“双减”政策进行了深入的解读,结合“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针对本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经过共同学习、集体备课、讲课、评课、磨课、研课等一系列研讨活动,致力打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突出学生主体的课题展示课,于11月份开展了课题研讨课展示活动。

覃并彦副校长执教《少年闰土》,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文的分析中,注重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握白话文的特点,同时将其巧妙地与读后写作活动相结合,教学各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将语言知识与情感态度融为一体,贯彻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

黄维燕老师执教的是《海滨小城》第二课时。黄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圈画出景物以及景物的特点,画出关键词句,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以方法引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也习得了阅读方法。接着,黄老师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链接的自学练习,这种活学活用的迁移的学习方式,将课内与课外的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冯媛婷老师执教的是《金色的草地》。冯老师在教学“吹蒲公英玩”这个内容时,先让学生读文,接着让学生感悟人物形象,兄弟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写生不但在玩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完课文后,冯老师出示了向日葵、太阳花、含羞草的图片,让学生练习说话,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黄水玲老师执教的《麻雀》第二课时,本节课,她紧紧围绕单元的语文要素,并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从文中了解作者是如何把一件事写清楚的。黄老师抓住重点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得出习作方法,她再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适当点拨。黄老师创设了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用探花式的方法与学生共同探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去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余凯燕老师执教《ai ei ui 》一课,她以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学时,结合教材提供的情景图,整体认读后再教学生发音的方法从前一个字母快速滑向后一个字母,一气呵成。遵循了课程标准中“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的教学策略,寓活动与游劝于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乐中求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汉语拼音的快乐,成为课堂的主人。

活动过后,课题组成员对研讨课进行了现场交流与探讨,课题组成员都深刻认识到在“双减”政策下,教师更应该重视转变、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与时俱进,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继续在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创新的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
编辑:韦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