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大力培育海鲜粉品牌和龙头企业
1月20日,广西防城港海鲜粉系列产品推介会在中国绿城南宁召开。防城港市政协主席庞卡出席推介会。防城港市委常委、副市长向拥俊介绍了防城港海鲜粉品牌产业的发展情况、发展潜力和发展目标等有关情况。

据介绍,海鲜粉是将米粉与海鲜混合煮制的一道米粉类传统美食,是北部湾沿海地区乃至东南亚沿海一带的特色风味小吃。防城港海鲜粉因味道鲜美、口感爽滑、柔韧劲道、营养Q弹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为深入贯彻“小米粉大产业”部署,防城港市委提出要加快打造千亿级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对培育发展防城港海鲜粉进行了统筹谋划。
在防城港市政协的大力助推下,广西八只虾食品有限公司、防城港市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新传统海鲜烹饪技术,于2021年10月16日联合试产出第一碗袋装“防城港海鲜粉”,随后又获得了预包装(袋装)海鲜粉合法生产资格,挂牌营业了首家以“防城港海鲜粉”为命名的海鲜粉实体店,通过了广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同时,东兴京港食品有限公司联合东兴市桂鹏食品有限公司,于12月28日成功研发出第一份“三只鲍鱼”海鲜粉,并取得了海鲜粉生产许可证。京港食品公司从生产米粉类方便食品的企业,扩展为可生产快煮型和冲泡型海鲜粉产品的企业,形成了干米粉+熟制海鲜+海鲜汤料+调味料完整的海鲜粉产品,增加了产品的完整性和附加值,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目前,工厂产能已达到2吨/天,计划于今年6月进行二次技改,技改后产能将达到15吨/天,预计经济效益前景可观。目前,防城港市已生产出“八只虾”“三只鲍鱼”“龙凤呈祥”等系列产品,防城港海鲜粉品牌产业正在加速兴起。

防城港海鲜粉品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首先是生产海鲜粉的原料充足丰富。防城港位于北部湾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常年汇集种类繁多的鱼虾蟹贝等海鲜,去年全市海洋捕捞产量达9.06万吨,金鲳鱼等商品鱼约2.5万吨,对虾6.3万吨,大蚝25万吨,文蛤6.6万吨,还有青蟹、石斑鱼等名贵海产品不计其数。丰富的海产品为发展防城港海鲜粉品牌产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其次是防城港海鲜粉品牌产业发展具有系列开放开发政策平台支持。202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发展特色米粉产业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其中,《关于加快推进柳州螺蛳粉及广西优势特色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指出,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发展广西优势特色米粉全产业链,布局建设产业集聚区,推动广西优势特色米粉全产业链高质量融合发展。防城港既沿海又沿边,具有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东兴跨境经济合作区、防城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多种类型的开放平台,为防城港海鲜粉品牌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政策优势和有利条件。

第三是防城港海鲜粉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防城港海鲜粉门店遍布全市大街小巷,周边城市、越南甚至东南亚各国也都有喜爱吃海鲜粉的饮食习惯,加上海鲜粉营养丰富、产品品质好以及适中的价格和差异化竞争空间等优势,防城港海鲜粉的消费群体范围广大,市场规模也在日益壮大,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
防城港发展海鲜粉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特别是海鲜粉产业做成后既能解决农民季节性增产增收问题,规避市场风险,又能实现农产品保值增值,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益,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用工业化理念谋划海鲜粉产业发展,以机械化生产袋装包装方式,推动全市海产品深加工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防城港市正在按照市委加快构建边海国际大通道、建设开放开发先行区、建成产业集群新高地、建好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示范市“四大发展目标”,紧紧围绕“12345”工作思路,锚定“十四五”时期两个阶段性目标,致力于将防城港海鲜粉打造成为重大产业。按照这个目标,防城港市将通过制定实施防城港海鲜粉标准化体系,注册“防城港海鲜粉”地理标志商标,挖掘创新防城港海鲜粉文化,规划建设防城港海鲜粉产业园,组建防城港海鲜粉协会等措施,培育海鲜粉品牌和产业龙头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布局,推进防城港海鲜粉餐饮连锁经营布局全国、走向世界,并以海鲜粉产业为示范引领,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

计划到2023年,引进数家龙头企业带动生产袋装防城港海鲜粉,制定出台海鲜粉标准化体系,建设防城港米粉产业园和原材料基地,完成地理标志商标认证,讲好海鲜粉故事。到2025年即“十四五”期末,将“防城港海鲜粉”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产业规模不断做大;海鲜粉产业园具备较大规模,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初步形成;培育3-5家预包装海鲜粉龙头生产企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10家以上;培育和发展海鲜粉关联的对虾、大蚝、鱿鱼、金鲳鱼、海螺等海水养殖业和大米、海红米、海鸭蛋等种养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 田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