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工信厅领导到桂林秦堤酒业调研

国际日报·中国新闻广西3月3日电(高进军 唐文军)2022年2月28日,自治区工信厅食品工业处苏冰霞主任、韦微干部、桂林市工信局轻工医药科赵晗科长、倪勇副科长及兴安县工信局莫付林局长等领导来到秦堤酒业调研指导。

公司执行董事周祖社全程陪同下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了新建酒窖、产日20吨酿酒生产线、自动化包装生产线、蒸馏车间、米酒文化博物馆、并品鉴了75度高度白酒,所见所尝给调研组各位留下深刻印象。



广西兴安县溶江镇是中国米酒之乡,是桂林漓江源头,地理气候条件独特,是我国古代酿酒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具有发展酿酒产业的良好基础和优势。近年来,广西提出“振兴桂酒”行动,着力推动桂酒产业创新升级,推进提质增效。桂酒,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桂酒曾经在全国占据着一席之地,白酒产量曾位居全国第四位,秦堤三花1956年由溶江镇十几家酿酒老字号合营成立兴安县大溶江酒厂。出厂的秦堤三花、溶江三花酒在1963-1984年间多次获自治区名优质产品殊荣;1984年在全国轻工部大赛中获铜奖;1980年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酒》、1985年国家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美酒》,1991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茶酒辞典》等全国专业酒类书籍收录秦堤三花为中国名酒。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产品香飘八桂,远销东南亚,曾一度达到无秦堤三花酒不成席的程度,享有“广西茅台”之美誉。
但近年来,随着消费的升级、需求的转移,桂酒产业的发展远远跟不上产业转型的步伐。2019年广西酿酒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区酒类市场销售总额约150亿元,同比增长约5.1%;但当前广西白酒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只有7家,营业收入8.34亿元;全区获证白酒企业中有近90%为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规模小、品牌少,技术水平偏低,产业升级缓慢,广西白酒能够叫得响、走得远、附加值高的产品不多。
“要推动桂酒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桂酒产业。”——在中国白酒产业迈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周期,面对机遇与挑战,自治区政府提出“振兴桂酒”的战略,各地各部门围绕高质量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和有力举措,促进桂酒产业振兴发展。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着力实施桂酒升级工程,建立桂酒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库,安排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广西秦堤酒业有限公司振兴桂酒技改项目改造项目等6个(桂酒产业升级工程)计划项目。
加大技改力度,增强发展后劲。提升桂酒装备,鼓励桂酒企业加快推进酿酒产业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桂酒品质,鼓励桂酒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企业科研能力建设,支持酿造工艺创新,提升成品酒质量和档次;调研组对秦堤酒业的发展做出了高度肯定和重要指示。
编辑:韦莉